[实用新型]低功率回传光接收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917981.1 | 申请日: | 201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7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 发明(设计)人: | 郑新源;徐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传媒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4B1/08 | 分类号: | H04B1/08;H04B1/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芳;张瑜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传 低功率 低通滤波模块 光接收电路 光接收模块 高通滤波电路 积木式模块化 射频放大电路 本实用新型 模块化设计 射频输出端 光输入端 平台提供 输出电平 依次连接 占用空间 正常接收 光功率 光接收 输出端 输入端 多路 电路 组建 | ||
一种低功率回传光接收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低功率回传光接收电路,高通滤波电路,MGC电路,第一射频放大电路,低通滤波模块;所述低功率回传光接收电路的输入端为光输入端,所述低通滤波模块的输出端为射频输出端。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光功率低至‑27~‑13dBm范围内正常接收,输出电平达到70dBuV;采用小型化、模块化设计,为组建多路回传光接收平台提供积木式模块化解决方案,节省占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线电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有线电视回传光信号传输的低功率回传光接收模块。
背景技术
在有线电视双向光传输网络中,随着RFoG光通信技术的应用,光节点越来越靠近用户端,回传通道采用光分路器连接多个RFoG光节点,形成点对多点无源光网络结构。这样的网络拓扑对处于分前端的回传光接收机提出了2个新的要求:1是要实现低光功率接收,接收光功率范围低到-27dBm还能正常接收;2是随着光接收机数量的剧增,要求回传光接收功能小型化、模块化,以节省占用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实现低功率回传信号接收、小型化、模块化的低功率回传光接收模块。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功率回传光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低功率回传光接收电路,高通滤波电路,MGC电路,第一射频放大电路,低通滤波模块;所述低功率回传光接收电路的输入端为光输入端,所述低通滤波模块的输出端为射频输出端。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光功率低至-27~-13dBm范围内正常接收,输出电平达到70dBuV;采用小型化、模块化设计,为组建多路回传光接收平台提供积木式模块化解决方案,节省占用空间。
进一步,所述低功率回传光接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光接收工作电路、射频耦合电路、第二射频放大电路,所述光接收工作电路包括光接收PIN管,所述光接收PIN管上设有光输入端,光接收PIN管的一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容的一端以及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光接收PIN管的另一输出端分别与第三电容的一端以及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感的一端以及第九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8V的电源连接,第九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射频耦合电路包括射频信号一四变换器,所述射频信号一四变换器的一输入端与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其另一输入端与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射频信号一四变换器的一输出端与第二电容连接,其另一输出端接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是射频耦合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射频放大电路包括射频放大芯片,射频放大芯片的射频输入端与射频耦合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射频放大芯片的射频输入端与射频输出端之间并联有反馈电路,所述射频放大芯片的射频输出端上连接有供电电路,所述射频放大芯片的射频输出端与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五电容的另一端为低功率回传光接收电路的射频输出端。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低至-27dBm光功率回传信号的接收。
进一步,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三电阻、第四电容和第四电阻,第三电阻与射频放大芯片的射频输入端连接,第四电阻与射频放大芯片的射频输出端连接。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四电容组成的反馈回路起到射频频响调整作用,使带内平坦度指标达到使用要求。
进一步,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一端与射频放大芯片的射频输出端连接的第二电感,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电容和第七电容的一并联端以及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六电容和第七电容的另一并联端接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8V电源以及第八电容的一端连接,第八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五电阻、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以及第二电感和射频放大芯片组成+8V对地的供电回路,使射频放大芯片正常工作,实现17dB增益,其中第五电阻起分压作用,第二电感起通直流阻高频作用,第六电容-第八电容起电源滤波作用。
进一步,所述光接收PIN管采用厦门贝莱公司的BLPD-PSA2-75B型PIN管,响应度达到0.9以上,实现低光功率的接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传媒学院,未经浙江传媒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179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