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限压式液压张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17665.4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1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千千;张宝秀;何一太;邱鹏;杨新月;陈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腾勒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7/08 | 分类号: | F16H7/0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尹安 |
地址: | 3341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盘 高压油腔 泄油通道 液压张紧器 油压控制 单向阀 限压式 弹簧 连通 活塞 链条 通孔 堵塞 本实用新型 低压油腔 复位弹簧 钢球连接 活塞内腔 快速泄压 疲劳极限 油盘本体 油腔压力 链系统 限位阀 限压阀 泄油孔 钢球 壳体 疲劳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限压式液压张紧器,包括壳体、活塞、复位弹簧、单向阀和泄油盘,活塞内腔为高压油腔,低压油腔通过单向阀与高压油腔连通,泄油盘设置在高压油腔内远离单向阀的一端,泄油盘设有油压控制结构和泄油通道。高压油腔通过通道Ⅰ和通道Ⅱ与通孔连通,通孔与活塞泄油孔连通,从而形成泄油通道。在泄油盘堵塞和泄油盘本体之间设有弹簧和钢球,弹簧的一端与泄油盘堵塞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钢球连接形成限压阀,限位阀与泄油通道构成所油压控制结构。油压控制结构与泄油通道配合,实现快速泄压,降低油腔压力,维持链系统张力在要求范围;该限压式液压张紧器可变相降低链条疲劳张力使其小于链条的疲劳极限,以扩展链条的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动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发动机正时系统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限压式液压张紧器。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正时系统一般有正时皮带、正时链条和齿轮等几种传动方式。张紧器是正时皮带、正时链条传动系统上常用的保持装置,其特点是保持皮带、链条在传动过程中可以拥有适当的张紧力,从而避免皮带打滑,或避免同步带发生跳齿、脱齿而拖出,或者是防止链条松动、脱落,减轻链轮、链条磨损。目前,正时系统使用的液压张紧器的泄油盘主要采用泄油盘头部开槽或头部仿形间隙配合结构,只能起到泄油的作用,无法对液压张紧器内的油压进行调控,使泄油性能受结构限制很大,特殊工况下不能满足性能要求。主要表现为正时系统工作时,因凸轮轴角振动和曲轴扭振的存在,会导致发动机在特定工况下系统张力波动很大(增压直喷发动机尤为明显),但是液压张紧器内的油压保持不变,不会随张力的变化而调节,会出现链条张力超过疲劳极限的情况。导致系统可靠性降低,同时正时系统的摩擦损耗增加,链条寿命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正时系统液压张紧器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能根据系统张力的波动实现快速泄压的限压式液压张紧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在特定工况下由于系统张力波动大,导致链条张力超过疲劳极限,而造成正时系统的摩擦损耗增加和链条寿命减少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限压式液压张紧器,包括壳体、活塞、复位弹簧、单向阀和泄油盘,所述活塞内腔为高压油腔,低压油腔通过所述单向阀与高压油腔连通,所述泄油盘设置在高压油腔内远离所述单向阀的一端,所述泄油盘设有油压控制结构和泄油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泄油盘包括泄油盘本体和泄油盘堵塞,所述泄油盘堵塞安装在所述泄油盘本体上,所述复位弹簧套接在所述泄油盘本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泄油盘本体设有通道Ⅰ和通道Ⅱ,所述通道Ⅰ的直径大于所述通道Ⅱ的直径,所述泄油盘堵塞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油腔通过所述通道Ⅰ和通道Ⅱ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通孔与活塞泄油孔连通形成泄油通道。
进一步的,在所述泄油盘堵塞和所述泄油盘本体之间设有弹簧和钢球,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泄油盘堵塞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钢球连接,所述钢球的直径小于所述通道Ⅰ的直径,所述钢球的直径大于所述通道Ⅱ的直径,所述钢球受所述弹簧力的挤压紧密贴合在所述通道Ⅰ和通道Ⅱ的连接处形成限压阀。
进一步的,所述限压阀与所述泄油通道构成所述油压控制结构。
进一步的,在所述泄油盘堵塞底部设有凸台和台肩,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凸台上,所述弹簧与所述台肩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泄油盘堵塞与所述泄油盘本体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或密封胶。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为:
1.泄油盘的油压控制结构和泄油通道配合使用,可实现快速泄压,降低油腔压力,维持链系统张力在要求范围;泄油盘的泄压开启压力可根据不同发动机正时系统要求进行设计,根据不同的正时系统调整弹簧的刚度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腾勒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腾勒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176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同步皮带
- 下一篇:一种自锁式皮带张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