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双因素的身份认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917569.X | 申请日: | 201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8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 发明(设计)人: | 郭庆昌;胡国兵;汤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F21/34 | 分类号: | G06F21/34;G06F21/32;H04L9/32;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郭德忠;仇蕾安 |
| 地址: | 443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认证单元 静脉图像 数据传输单元 身份认证 控制处理中心 身份认证装置 数据信息 身份识别技术 本实用新型 内部存储 传输 外部 采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因素的身份认证装置,属于身份识别技术领域,包括:UKEY认证单元、静脉图像认证单元及数据传输单元;所述UKEY认证单元用于将其内部存储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传输单元传输给外部的控制处理中心;所述静脉图像认证单元用于将其采集的静脉图像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传输单元传输给外部的控制处理中心;该装置将UKEY认证单元与静脉图像认证单元结合起来,对操作人员进行身份认证,实现了双因素的身份认证,身份认证的安全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身份认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因素的身份认证装置。
背景技术
身份认证也称为“身份验证”或“身份鉴别”,是指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确认操作者身份的过程,从而确定该用户是否具有对某种资源的访问和使用权限,进而使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访问策略能够可靠、有效地执行,防止攻击者假冒合法用户获得资源的访问权限,保证系统和数据的安全,以及授权访问者的合法利益。
常见的几种认证形式有:网络身份证、静态密码、内置集成电路的智能卡、短信密码(即动态密码)、动态口令、UKEY及指纹识别;虽然目前存在双因素的身份认证,但是身份认证的安全性都不太高,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认证方式,身份认证的安全性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双因素的身份认证装置,将UKEY认证单元与静脉图像认证单元结合起来,对操作人员进行身份认证,实现了双因素的身份认证,身份认证的安全性较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双因素的身份认证装置,包括:UKEY认证单元、静脉图像认证单元及数据传输单元;所述UKEY认证单元用于将其内部存储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传输单元传输给外部的控制处理中心;所述静脉图像认证单元用于将其采集的静脉图像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传输单元传输给外部的控制处理中心;
其中,所述静脉图像认证单元包括:静脉图像采集处理模块、触摸感应模块及红外光源模块;
所述触摸感应模块包括触摸片和感应芯片;所述触摸片用于被触发后,发送触发信号给感应芯片;感应芯片用于接收所述触发信号后,给静脉图像采集处理模块发送启动信号;
所述静脉图像采集处理模块包括图像信号处理器和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用于采集位于设定图像采集区域内人体手指的静脉图像,并将所述静脉图像发送给图像信号处理器;所述图像信号处理器用于接收到感应芯片发送的启动信号后,发送驱动信号给红外光源模块,还用于接收到图像传感器发送的静脉图像后,对所述静脉图像的图像色彩进行处理,得到静脉灰度图像,并将所述静脉灰度图像通过数据传输单元传输给外部的控制处理中心,该控制处理中心对所述静脉灰度图像进行身份认证;
所述红外光源模块包括驱动电路和红外灯;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接收到图像信号处理器发送的驱动信号后,控制红外灯发出红外光照射在设定图像采集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静脉图像认证单元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静脉图像采集处理模块、触摸感应模块及红外光源模块提供所需电压的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触摸感应模块中的触摸片和感应芯片均为两个,当两个触摸片均被触发,且静脉图像采集处理模块接收到两个感应芯片发送的启动信号后,静脉图像采集处理模块才启动。
进一步的,所述静脉图像采集处理模块还包括存储器,图像信号处理器和图像传感器分别与存储器电性连接,图像传感器将采集到的静脉图像发送给存储器进行存储,图像信号处理器将处理得到的静脉灰度图像发送给存储器进行存储。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将UKEY认证单元与静脉图像认证单元结合起来,对操作人员进行身份认证,实现了双因素的身份认证,身份认证的安全性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175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装置
- 下一篇:移动公网数据通信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