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铁芯轴向磁通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14623.5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8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翔建;裴瑞琳;王丽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英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2 | 分类号: | H02K1/12;H02K3/28;H02K3/4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王佳妮 |
地址: | 215027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绕组 永磁阵列 磁力线 轴向磁通电机 转子 聚磁结构 磁钢组 无铁芯 屏蔽 永磁 磁场 电磁感应定律 机电能量转换 本实用新型 感应电动势 切割磁力线 铷铁硼材料 闭合 磁通路径 多极转子 多组线圈 环状连接 集中绕组 壳体材料 壳体内部 能量输出 铸铝材料 磁通量 磁路 根数 虚槽 稀土 电机 排斥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铁芯轴向磁通电机,壳体材料由铸铝材料制成,壳体内设有空腔,所述定子包括定子绕组,定子绕组由多组线圈环状连接而成,所述的线圈放置在虚槽内,定子绕组为集中绕组;所述转子为多极转子结构,转子采用稀土铷铁硼材料38uH;壳体内部放置多组永磁聚磁结构,所述的永磁聚磁结构为永磁阵列磁钢组,永磁阵列磁钢组在定子绕组上方构成一个永磁阵列,使得定子绕组上方存在一个屏蔽磁场,促使整个磁路中的磁力线沿着最小磁通路径进行闭合。该屏蔽磁场将部分原本无效的磁力线进行排斥,从而增加有效切割磁力线根数,提高机电能量转换过程中单位面积的磁通量,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增加感应电动势,提高电机的能量输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无铁芯轴向磁通电机,尤其涉及一种无铁芯永磁聚磁的轴向磁通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轴向磁通电机通常又称盘式电机,而盘式永磁同步发电机是今后盘式发电机的趋势,而稀土铷铁是其主要永磁材料。由于盘式电机形状扁平,结构紧凑以及其优异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传统的电机由于定子铁芯的存在,电机运行过程中会存在定转子电磁吸力、铁芯损耗和齿槽转矩等缺点,而采用定子无铁芯盘式发电机具有高功率密度、高电压调整率和高效率等优点。
然而由于定子没有铁磁材料,磁路中总磁阻增大,磁通减小,气隙中磁密不高,要获得较高的功率密度和优异的性能,对电机永磁转子和定子绕组成型提高了设计难度,以及增加材料成本、制造难度。
由于定子没有高磁导率的铁磁材料构建磁路,(空气磁导率远低于铁磁材料)所以磁路中磁阻增加,磁通减小,气隙中磁密不高,漏磁系数高,为获得较高性能,现有技术中需要对转子永磁进行重新设计,以期望达到优越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铁芯轴向磁通电机,通过在定子绕组上方分布有多组永磁聚磁结构,缩短磁路路径,降低磁路阻抗,减小漏磁系数,提高电机功率密度和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铁芯轴向磁通电机,所述的电机包括壳体、定子和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材料由铸铝材料制成,壳体内设有空腔和虚槽,所述定子包括定子绕组,定子绕组由多组线圈环状连接而成,所述的线圈放置在虚槽内,定子绕组为集中绕组;所述转子为多极转子结构,转子采用稀土铷铁硼材料38uH;壳体内部空腔放置多组永磁聚磁结构,所述的永磁聚磁结构为永磁阵列磁钢组,永磁阵列磁钢组在定子绕组上方构成一个永磁阵列,使得定子绕组上方存在一个屏蔽磁场,促使整个磁路中的磁力线沿着最小磁通路径进行闭合。
优选的,所述的永磁阵列磁钢组设置在虚槽上方;每个永磁列阵磁钢组由 3-5块磁钢拼接而成,永磁列阵磁钢材料为铁氧体,磁钢嵌在铝制机壳内部,磁钢与线圈之间设有环氧固化层。
进一步,所述的永磁列阵磁钢组由3块磁钢拼接而成,三块磁钢的充磁方向为180°、90°和0°,90°充磁方向的磁钢宽度小于两侧磁钢,180°和0°充磁方向的宽度一致。
进一步,所述的永磁列阵磁钢组由4块磁钢拼接而成,4块磁钢的充磁方向为180°、120°、60°和0°,两侧的磁钢宽度一致,中间的两块磁钢宽度也一致,中间磁钢的牌号小于两侧磁钢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的永磁列阵磁钢组由5块磁钢拼接而成,5块磁钢的充磁方向为180°、135°、90°、45°和0°,90°充磁方向的磁钢宽度最小,135°充磁方向的磁钢与45°充磁方向的磁钢宽度一致并且大于90°充磁方向的磁钢宽度,180°充磁方向的磁钢与0°充磁方向的磁钢宽度一致并且大于135°充磁方向的磁钢宽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除了整体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很多细节方面的改进,具体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英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英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146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无线充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开关磁阻电机定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