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处理设备缺氧、好氧区结构改进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913979.7 | 申请日: | 2017-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3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杨云 |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设备 好氧区 缺氧区 内筒体 连通 隔板 本实用新型 结构改进 填料层 池体 缺氧 环形气体室 改进结构 环保设备 抗冲击力 斜管填料 挡水环 气体管 气体室 清水堰 提液管 中内筒 中心筒 通孔 污水处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缺氧、好氧区结构改进结构,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改进结构;旨在提供一种抗冲击力强的污水处理设备。它包括池体中内筒体、挡水环、清水堰、中心筒、斜管填料;池体(6)与内筒体(1)之间有隔板,该隔板上有连通好氧区(7)和缺氧区(8)的通孔,该缺氧区通过提液管(10)与内筒体(1)连通;内筒体(1)的下方有环形气体室(12),该气体室通过气体管(11)与缺氧区(8)连通;好氧区(7)中有第一填料层(5)、缺氧区(8)中有第二填料层(9)。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是一种提高污水处理质量的环保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缺氧、好氧区结构改进结构,属于水处理环保设备。
背景技术
虽然“四合一污水处理设备”能够较好地克服氧化沟污水处理装置所述设备多、占地面积大、能耗和故障率高、维修麻烦等诸多缺缺陷;但由于其采用的原理方法为活性污泥法,抗进水负荷的抗冲击能力较差;当进水冲击力较大时处理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缺氧、好氧区结构改进结构,使其具有较高抗进水负荷的抗冲击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固定于池体中呈漏斗状的内筒体、固定在该内筒体中的挡水环、位于该挡水环与内筒体之间的清水堰、所述挡水环中有呈喇叭状结构的中心筒、固定在该中心筒与挡水环之间的斜管填料;池体与内筒体之间有将池内自上而下分隔为好氧区和缺氧区的隔板,该隔板上有连通好氧区和缺氧区(8)的通孔,该缺氧区通过提液管与内筒体连通;内筒体的下方有环形气体室,该气体室通过插在提液管中气体管与缺氧区连通;好氧区中固定有第一填料层、缺氧区中固定有第二填料层。
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均为挂膜填料层。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杂,分别在好氧区和缺氧区内增加了挂膜填料层,因此将原来的处理原理——“活性污泥法”改为了“接触氧化法”,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设备对进水负荷的抗冲击能力,同时也改善缺氧区、好氧区的液态;完全能够满足大流量进水状态下的污水处理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内筒体1、挡水环2、中心筒3、清水堰4、第一填料层5、池体6、好氧区7、缺氧区8、提液管10、第二填料层9、气体管11、气体室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池体6中固定有呈漏斗状的内筒体1,该内筒体中有挡水环2,该挡水环与内筒体1之间形成清水堰4,挡水环2中有呈喇叭状结构的中心筒3,该中心筒与挡水环2之间有斜管填料。池体6与内筒体1之间有将池内自上而下分隔为两个部分的隔板,该隔板的上部分区域为好氧区7、下部分区域为缺氧区8;好氧区7与缺氧区8通过所述隔板上的通孔连通。缺氧区8通过提液管10与内筒体1连通;内筒体1的下方有环形气体室12,该气体室通过插在提液管10中气体管11与缺氧区8连通;好氧区7中固定有第一填料层5、缺氧区8中固定有第二填料层9。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第一填料层5和第二填料层9均为挂膜填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绿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139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污泥自动回收再消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