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地下室用通风竖井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13801.2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7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郑守俊;芮燕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马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7/06 | 分类号: | E04F17/06;E04F17/04;E06B9/04;E06B9/5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立柱 地下室 竖井 百叶窗 本实用新型 防蚊网 网格梁 钢化玻璃 通风竖井 吸风 金字塔形结构 混凝土顶板 最大程度地 玻璃材料 侧面进风 顶部框架 工业建筑 墙面框架 区域自然 防蚊虫 进风处 采光 防雨 墙面 落叶 墙壁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地下室用通风竖井,属于工业建筑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个混凝土立柱、网格梁、钢化玻璃、百叶窗和防蚊网;工业地下室出口处设置所述混凝土立柱,混凝土立柱围成吸风竖井的墙面框架结构;所述网格梁搭设在混凝土立柱上,组成吸风竖井顶部框架;所述钢化玻璃安装在网格梁内;所述百叶窗和防蚊网安装在混凝土立柱的四周,形成透风墙壁。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竖井的混凝土顶板改为玻璃材料的金字塔形结构,竖井四周墙面改为百叶窗加防蚊网的形式,不仅可以实现地下室区域自然采光,而且最大程度地增大侧面进风面积,同时进风处防雨、防蚊虫、防落叶,优化了地下室环境和空气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工业地下室用通风竖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械和钢铁等行业,为了满足生产工艺特殊要求或设备紧凑布置的需要,常要考虑利用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对采光、通风和环境的要求比较高;现有的地下空间多设置为混凝土结构或者钢结构的竖井,采光较差,而且蚊蝇、飞蛾、落叶、废塑料薄膜等夹杂物,在循环通风过程中会随着气流流动,无法满足地下密闭空间对空气纯净度的要求,因此,一种工业地下室用通风竖井的研制对于工业地下室建设行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检索,已有专利方案公开。如中国专利:竖井式采光和通风装置及方法,申请号:2011104589079,申请日:2011.12.31。该专利公开了及一种竖井式采光和通风装置及方法,由采光和通风连同管、合一管道组成竖井,在竖井中设置多级反射装置,并将其固定在竖井的特殊位置上,外部光线通过顶部透光版进入竖井内部,达到竖井内部采光的目的。在通风竖井上部设置排风口和排风机,各楼层连接采光竖井处,下部设置排风口,屋内污浊空气通过下部排风口排出。可以广泛应用在各种竖井中建造和配备的装置及实施的方法,可实现工业化、标准化、通用化建造的节能减排方法,属于建筑采光和建筑通风领域。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排风口和排风机的通风效果不够理想,且无法阻止蚊虫和落叶的进入,地下室环境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通风竖井采光、过滤功能不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工业地下室用通风竖井。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竖井的混凝土顶板改为玻璃材料的金字塔形结构,竖井四周墙面改为百叶窗加防蚊网的形式,不仅可以实现地下室区域自然采光,而且最大程度地增大侧面进风面积,同时进风处防雨、防蚊虫、防落叶,优化了地下室环境和空气质量。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业地下室用通风竖井,包括若干个混凝土立柱、网格梁、钢化玻璃和百叶窗;工业地下室出口处设置所述混凝土立柱,混凝土立柱围成吸风竖井的墙面框架结构;所述网格梁搭设在混凝土立柱上,组成吸风竖井顶部框架;所述钢化玻璃安装在网格梁内;所述百叶窗安装在混凝土立柱的四周,形成透风墙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网格梁为若干个钢筋混凝土梁,网格梁依次搭建成网格,网格组合成金字塔形顶。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金字塔形顶大于1个,可以组成超大口径的通风竖井。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钢化玻璃为若干个三角形玻璃组合拼接而成,玻璃顶有较好的透光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每个所述网格内设置四块三角形的钢化玻璃。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金字塔形顶的底部与混凝土立柱连接处设置有天沟。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天沟在两个金字塔形顶的底部交接处形成U形沟,在金字塔形顶的底部外侧与混凝土立柱连接处形成L形沟。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百叶窗的叶片下垂,与地面呈30度~60度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马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马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13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住宅排气道
- 下一篇:一种楼房新型下水管包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