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断头河活水的柔性拓扑导流墙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12945.6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7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华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头 沉子 浮子 墙体 柔性防渗 定位桩 主河道 活水 本实用新型 导流墙 套接 拓扑 工程投资 柔性结构 柔性墙体 拓扑关系 拓扑结构 贯通线 岸墙 运维 连通 水位 河道 便利 流动 建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断头河活水的柔性拓扑导流墙,它包括定位桩、柔性防渗膜、浮子和沉子;沉子和浮子分别连成窜状,沉子固定或窜套接于定位桩的下部,浮子窜套接于定位桩的上部;沉子固定于柔性防渗膜的底部,浮子固定于柔性防渗膜的顶部,形成柔性墙体。使用时,将墙体的一端设在离断头河尽头约为断头河宽1/2的距离处,另一端与主河道另一侧边的岸墙连接;墙体的高度高于河道的最高水位。墙体改变了主河道与其一侧的断头河的拓扑关系,从而使水流在一条贯通线的拓扑结构上流动,起到在断头河引导水流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采用柔性结构墙体,实施极为便利,连通活水效果好,工程投资省,建设工期短,运维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断头河活水的柔性拓扑导流墙,特别适用于城市建成区的断头河连通活水。
背景技术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任务十分繁重,连通断头河实现畅流活水是其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治理措施。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公开号为CN20580427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用于主河道一侧断头河水连通的拓扑导流墙,与传统的断头河连通方法相比(开河连通、管道连通、泵站注水),该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大幅度地提高了活水效果及节省了投资成本。然而,技术方案涉及的墙体形式分别是钢筋混凝土直立墙以及拉森板桩连续墙,该类墙体在施工程序上相对较复杂。此外,由于这类刚性墙体具有一定的截面厚度,因此将会减小河道的过水断面,从而对过水能力有所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连通断头河的导流墙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活水效果好,施工简便,成本节约的柔性拓扑导流墙。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断头河活水的柔性拓扑导流墙,它包括定位桩、柔性防渗膜、浮子和沉子;沉子和浮子分别连成窜状,沉子固定或窜套接于定位桩的下部,浮子窜套接于定位桩的上部;沉子固定于柔性防渗膜的底部,浮子固定于柔性防渗膜的顶部,形成柔性墙体。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柔性防渗膜为土工布,其高度大于河道的最大水深10~20cm;所述浮子为轻质泡沫材料;所述沉子为铁块或石块。
安装柔性拓扑导流墙时,在河面宽为B的断头河宽度的中心位置处,设置一道墙体,墙体的一端始于离断头河尽头B/2处,另一端与主河道另一侧边的岸墙连接。通过设置一道拓扑导流墙,把一条主河道和一条断头河原来4点3线的拓扑结构改成了2点1线的拓扑结构,从而使水流在一条贯通线的拓扑结构上流动,保证了主河与断头河的连通活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由于墙体采用了柔性材料,因此,大大提高了施工的便利性,缩短建设工期,工期可降至原有的1/10左右;同时,若需要治理或改造河道时,拆除极为方便。
2.节约投资成本,造价可从刚性墙体的每米约3000元减至每米300元左右。
3.由于柔性墙体的厚度小,对河道过水断面和原有景观的影响甚微,活水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设置拓扑导流墙前的河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设置拓扑导流墙前的河道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3是设置拓扑导流墙后的河道结构示意图;
图4是设置拓扑导流墙后的河道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5是柔性拓扑导流墙纵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河道;2、断头河;3、水流流线;4、拓扑导流墙;5、定位桩;6、防渗土工布;7、浮子;8、沉子;9、河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129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