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颅底凹陷复位的微创支撑融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9768.6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2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01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体 融合系统 夹持器 复位 微创 假体 关节 本实用新型 安装凹槽 尖端结构 支撑系统 撑开器 寰枢椎 凹陷 侧块 支撑 活动夹持 卡接凸起 平滑结构 微孔结构 医疗结构 枕骨大孔 植入假体 瘢痕组织 模结构 撑开 拉出 试模 枢椎 松解 寰枢 匹配 渗入 骨头 生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颅底凹陷复位的微创支撑融合系统,所述微创支撑融合系统安装于寰枢椎侧块关节间,所述支撑系统包括便于手术的支撑体、用于撑开寰枢侧块关节的撑开器、便于关节间植入假体的假体试模结构;所述支撑系统还包括夹持器,所述夹持器活动夹持于支撑体上,所述支撑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凹槽,所述夹持器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凹槽相匹配的第一卡接凸起结构;所述支撑体设有第一尖端结构,所述支撑体上设有若干便于新骨头渗入生长的微孔结构;所述撑开器设有第二尖端结构,所述假体模结构为第一平滑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使得能够将寰枢椎前方的瘢痕组织彻底松解,快速有效的将枢椎拉出枕骨大孔并推向后方进行复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颅底凹陷复位的微创支撑融合系统。
背景技术
颅底凹陷症是发生在颅颈交界区的一种少见病和疑难病,其特征是颅底及颈椎上端结构发育畸形,导致颅底附近结构上移,陷入枕骨大孔,压迫脑干和延髓,引起肢体麻木,无力,瘫痪等临床症状的综合症。这类疾病可以有多种临床类型,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在颅颈交界骨骼畸形的基础上,合并有寰枢椎脱位。陷入枕骨大孔的枢椎齿状突是引起临床症状的重要原因。颅底凹陷症传统的手术方式包括经口咽的齿状突切除减压术等。该手术方法技术要求高,手术风险大。随着现代外科的进展,目前主流的手术技术是通过牵引或松解,将陷入枕骨大孔的枢椎下拉复位,同时进行后路或前路固定。
这种技术最大的优点是,无需切除枢椎齿状突,没有损伤硬膜导致脑脊液瘘的风险。手术通过下拉复位实现减压,不仅可以获得理想的复位效果,还可恢复颅颈椎正常的脊柱排列,手术后患者的颈椎可以恢复的更加接近生理状态。手术治疗风险较低,疗效好。但是如何能够快速有效的进行手术是现今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颅底凹陷复位的微创支撑融合系统,通过设置使得能够将寰枢椎前方的瘢痕组织彻底松解,并将寰枢椎侧块间隙撑开,从而快速有效的将枢椎拉出枕骨大孔并推向后方进行复位。并且通过支撑体的设置,使得手术过程中保证了寰枢椎的下拉复位效果,通过支撑体周围的松质骨植骨,最终获得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的几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颅底凹陷复位的微创支撑融合系统,所述微创支撑融合系统安装于寰枢椎侧块关节间,所述支撑系统包括便于手术的支撑体、便于关节间植入假体的假体试模结构;所述支撑系统还包括夹持器,所述夹持器活动夹持于支撑体上,所述支撑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凹槽,所述夹持器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凹槽相匹配的第一卡接凸起结构;所述支撑体设有第一尖端结构,所述支撑体上设有若干便于新骨头渗入生长的微孔结构;所述撑开器设有第二尖端结构,所述假体模结构为第一平滑结构。
本实用新型颅底凹陷复位的微创支撑融合系统,通过设置使得能够将寰枢椎前方的瘢痕组织彻底松解,并将寰枢椎侧块间隙撑开,从而快速有效的将枢椎拉出枕骨大孔并推向后方进行复位。并且通过支撑体的设置,使得手术过程中保证了枢椎的下拉复位效果,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的几率。
优选地,所述微创支撑融合系统包括便于刮除关节面软骨的刮刀结构,所述刮刀设有锋利的第三尖端结构。这样设置是为了便于刮除关节面软骨,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优选地刮刀结构呈方槽状,头部边缘锋利。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凹槽设有两个,两个第一安装凹槽分别设于支撑体的两侧,所述第一安装凹槽包括第一槽底和设有第一槽底两侧的侧壁,所述第一槽底与侧壁一体成型。这样设置是为了夹持器可靠夹紧支撑体,从而便于有效的安装入寰枢椎侧块关节间的两侧,便于后续手术的有效可靠的进行。
优选地,所述第一槽底为第二平滑结构,所述侧壁的顶部设有弧形的收口结构;所述第一卡接凸起结构与收口结构的表面紧紧贴合。这样设置是为了夹持器紧紧的夹紧支撑体,避免出现中途滑落,伤害到病者,或者出现晃动,不利于有效的放入寰枢椎侧块关节间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未经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97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髌骨全置换的髌骨假体
- 下一篇:椎间融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