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9098.8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7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秦永春;朱甲峰;匡立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永春 |
主分类号: | G01R33/34 | 分类号: | G01R33/34;A61B5/0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罩 减振箱 挡块 横板 压板 线圈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 挡板 核磁共振 弹簧杆 放线 通孔 腹部 安全保护装置 保护装置 配合 核磁共振仪 挡板端部 探测线圈 相对设置 内顶部 相对处 箱内壁 减振 卡槽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包括上保护罩和下保护罩,上保护罩和下保护罩上均设有互相配合的卡扣,上保护罩、下保护罩内部均设有相对设置的挡板,挡板端部设有互相配合的卡块、卡槽,挡板之间固定有横板,横板上设有放线通孔,与放线通孔相对处设有压板,压板与横板之间设有弹簧杆,上保护罩内顶部、下保护罩内底部均相对设有减振箱,减振箱内部设有挡块,挡块与减振箱内壁之间设有弹簧杆,挡块与压板之间通过连杆相连,减振箱上设有与连杆配合的开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在核磁共振仪不使用时对探测线圈形成安全保护装置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仪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它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外加超导磁场,经射频脉冲激励后,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经探测器检测并传输至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处理、转换后在屏幕上成像。其中人体电磁信号的采集是由核磁共振仪的探测线圈完成的。目前,用于检查骨关节的核磁共振仪探测线圈,为一呈长方形带体的探测软线圈,使用时包裹检查部位,用线缆与核磁共振仪系统连接,用于得到被检查部位的图像。
由于探测线圈较软,很容易因弯折而造成线圈内部芯片电路折断。探测线圈的损坏,不仅会影响核磁共振仪的正常使用,同时由于探测线圈价格昂贵,也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然而,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在核磁共振仪不使用时对探测线圈形成安全保护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在核磁共振仪不使用时对探测线圈形成安全保护装置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包括上保护罩和下保护罩,所述上保护罩和下保护罩上均设有互相配合的卡扣,所述上保护罩、下保护罩内部均设有相对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端部设有互相配合的卡块、卡槽,所述挡板之间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上设有放线通孔,与所述放线通孔相对处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横板之间设有弹簧杆,所述上保护罩内顶部、下保护罩内底部均相对设有减振箱,所述减振箱内部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与减振箱内壁之间设有弹簧杆,所述挡块与压板之间通过连杆相连,所述减振箱上设有与连杆配合的开口,所述连杆与挡板之间设有横向弹簧杆,位于所述减振箱之间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底部设有减振垫,所述减振垫与压板之间设有弹簧杆,所述固定座侧面与压板上均相对设有卡座,所述卡座之间设有气囊。
优选地,所述上保护罩、下保护罩上的卡扣均左右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上保护罩、下保护罩内部的挡板均左右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卡块的截面呈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上保护罩内顶部、下保护罩内底部的减振箱均左右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凹槽左右对称设置。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能够在不使用核磁共振仪时,将探测线圈穿过横板上的放线通孔放在压板上,压板与横板之间的弹簧杆、挡块与减振箱内壁之间的弹簧杆、压板与固定座上凹槽之间的弹簧杆和减振垫,配合卡座之间的气囊能够有效减缓压板与横板之间的振动,从而能够对探测线圈形成安全保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永春,未经秦永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90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