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上料弯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8265.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8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蒋建荣;蒋建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华昌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B21F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带 振动盘 自动上料 冲压头 固定柱 弯钩机 隔板 本实用新型 定位传感器 内部设置 相对设置 左右两侧 冲压 上表面 转向器 和料 料槽 内壁 弯钩 下料 相抵 自动化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弯钩机,包括振动盘、传送带、冲压头、固定柱、定位传感器和料槽,所述振动盘设置在传送带的一端,所述冲压头与固定柱相对设置且分别设置在传送带中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传感器设置在冲压头与固定柱中间,且高于传送带上表面,所述料槽设置在传送带的另一端,所述振动盘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端与振动盘内壁相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弯钩机,可以自动上料下料和对碳转向器进行弯钩冲压,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生产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弯钩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上料弯钩机。
背景技术
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对加工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人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碳转向器等精密工件折弯的生产速率的要求,故各个厂家都在研发各种形式的自动化设备,但是普遍存在着功能不全、结构复杂以及不能实现全自动化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碳转向器钩弯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上料弯钩机。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上料弯钩机,包括振动盘、传送带、冲压头、固定柱、定位传感器和料槽,所述振动盘设置在传送带的一端,所述冲压头与固定柱相对设置且分别设置在传送带中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传感器设置在冲压头与固定柱中间,且高于传送带上表面,所述料槽设置在传送带的另一端,所述振动盘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端与振动盘内壁相抵。
优选的,所述冲压头中心所在轴线与固定柱中心所在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定位传感器底面高于冲压头上表面,所述定位传感器底面高于固定柱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隔板为倒S型。
优选的,还包括吹风机,所述吹风机设置在固定柱的一侧,且与传送带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自动上料弯钩机可以自动上料下料和对碳转向器进行弯钩冲压,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生产速率。本实用新型中的振动盘中设置有隔板,可以将工件摇震的更加均匀,使得工件按次序通过传送带进行上料操作,进一步保证了所有工件弯钩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上料弯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振动盘,11-隔板,2-传送带,3-冲压带,4-固定柱,5-定位传感器,6-料槽,7-吹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华昌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华昌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82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筋打弯器
- 下一篇:一种电子元件引脚折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