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持续膀胱冲洗的带负压可视流速持续膀胱冲洗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7720.1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0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冼丽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冼丽玉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囊 膀胱冲洗 圆形凸起 导入管 洗出液 塞子 引流装置 负压 可视 压扁 开口 自身弹力作用 本实用新型 顶部设置 辅助工具 外力挤压 一端设置 导尿管 可恢复 排出口 排气孔 弹球 排气 伸入 医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辅助工具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持续膀胱冲洗的带负压可视流速持续膀胱冲洗引流装置,装置包括一可回弹球囊,所述球囊在外力挤压排气下可被压扁,压扁后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可恢复原状,在所述球囊的顶部设置有一圆形凸起设计,所述圆形凸起设计有一开口连接有一洗出液导入管,所述洗出液导入管的一端自所述开口伸入所述球囊内,所述洗出液导入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可与导尿管连接的接头,在所述球囊的圆形凸起设计还设置有一带塞子的排气孔,在所述球囊的底部设置有一带塞子的排出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辅助工具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持续膀胱冲洗的带负压可视流速持续膀胱冲洗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膀胱癌等疾病术后或者各种原因导致的膀胱出血,需要持续膀胱冲洗将渗血引流排出体外,防止渗血形成血凝块堵塞尿管及影响创面的恢复。同时,通过持续膀胱冲洗洗出液的颜色了解创面渗血情况,通过进液、出液速度对比了解导尿管是否受阻,通过出液量减去进液量可测量患者的尿量及出血量。然而,尽管持续膀胱冲洗,也有形成血凝块堵塞尿管的情况。
目前,持续膀胱冲洗常用方式是:将容纳3000ml生理盐水的盐水袋管道末端与置于膀胱内的三腔导尿管的一个体外接口连接,生理盐水通过盐水袋的管道(中间有滴胆)经三腔尿管的一腔进入膀胱,然后又从三腔尿管的另一腔流出,流入与三腔尿管另一个体外接口连通的引流袋中。由于现有引流袋没有滴胆,无法观察流出液的速度,需要将引流袋出液口打开,让洗出液不断滴入一容器内,以观察出液速度。一旦形成血凝块堵塞尿管,需要分离尿管与尿袋用灌注器进行手法膀胱冲洗,若手法膀胱冲洗失败,需要手术清理血块。
这种开放式的引流容易导致逆行感染,洗出液挥发导致空气异味及细菌滋生,空气环境污染,不符合院感要求;接水容器的清洗和消毒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一旦形成血凝块堵塞尿管,需要分离尿管与尿袋用灌注器进行手法膀胱冲洗,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消耗人力物力,若手法膀胱冲洗失败,需要手术清理血块,更是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持续膀胱冲洗的带负压可视流速持续膀胱冲洗引流装置,应用其可将开放式膀胱冲洗引流转变为密闭式膀胱冲洗引流,便可观察洗出液的流出速度,并且可方便吸出高凝洗出液或洗出血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持续膀胱冲洗的带负压可视流速持续膀胱冲洗引流装置,其包括:一可回弹球囊,所述球囊在外力挤压排气下可被压扁,压扁后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可恢复原状,在所述球囊的顶部设置有一圆形凸起设计,所述圆形凸起设计有一开口连接有一洗出液导入管,所述洗出液导入管的一端自所述开口伸入所述球囊内,所述洗出液导入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可与导尿管连接的接头,在所述球囊的圆形凸起设计还设置有一带塞子的排气孔,在所述球囊的底部设置有一带塞子的排出口。
可选地,所述球囊由透明硅胶制成。
可选地,所述球囊为球状。
可选地,所述球囊为橄榄球状或椭圆球状。
可选地,所述圆形凸起设计高出所述球囊的顶部1厘米。
可选地,所述洗出液导入管伸入所述球囊内的长度为2厘米。
可选地,所述洗出液导入管接头外周设置有螺纹。
可选地,所述排气孔带有可插拔的塞子。
可选地,所述球囊底部的排出口设置有可插拔的塞子。
可选地,在所述球囊的表面还设置有用于度量吸出高凝洗出液的刻度。
可选地,所述排气孔与所述排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球囊的两相对端部。
由上可见,应用本实施例引流装置具有以下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冼丽玉,未经冼丽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77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