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动车用抗蛇行油压减振器活塞阀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7484.3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4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威;吴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车业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F16F9/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压减振器 单向阀系 蛇行 活塞单元 压缩阻尼力 高速动车 单向阀 活塞阀 活塞体 节流 拉伸 小孔 锥面 本实用新型 产生阻尼力 螺纹联结 使用性能 倒边角 低刚度 减振器 节流阀 灵敏度 软弹簧 双循环 弹簧 短板 预载 密封 对称 | ||
一种高速动车用油压减振器活塞阀系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抗蛇行油压减振器的活塞单元双面各设置一套单向阀系;单向阀系的弹簧为低刚度高预载的软弹簧;单向阀系的单向阀端面车45°锥面;活塞单元的活塞体上倒边角0.1mm;单向阀系的节流阀与活塞体通过螺纹联结。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升活塞单元单向阀工作的灵敏度和密封使用性能,解决抗蛇行减振器在极低速下工作时完全由小孔节流产生阻尼力,同时拉伸和压缩阻尼力对称性的使用要求;解决了传统双循环油压减振器完全由小孔节流不能满足拉伸和压缩阻尼力对称的短板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元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动车用抗蛇行油压减振器活塞阀系系统。
背景技术
油压减振器是轨道车辆上的关键零部件,特别是抗蛇行油压减振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高速轨道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而活塞单元是直接产生阻尼的核心零部件,传统的双循环抗蛇行油压减振器拉伸行程油液流量小,而压缩行程油液流量大,抗蛇行减振器要求在极低速度下全部由小孔节流产生阻尼,而高一级的低速下减振器迅速开始卸荷;传统的双循环抗蛇行油压减振器在纯小孔产生阻尼的条件下不能满足拉伸和压缩阻尼力对称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活塞单元上设计出一套单向阀来配合控制节流阀打孔来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高速动车用抗蛇行油压减振器活塞阀系系统,该系统的应用解决了传统的双循环抗蛇行油压减振器在纯小孔产生阻尼的条件下不能满足拉伸和压缩阻尼力对称的要求技术缺陷。
一种高速动车用抗蛇行油压减振器活塞阀系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抗蛇行油压减振器的活塞单元双面各设置一套单向阀系;
单向阀系的弹簧为低刚度高预载的软弹簧;
单向阀系的单向阀端面车45°锥面;
活塞单元的活塞体上倒边角0.1mm;
单向阀系的节流阀与活塞体通过螺纹联结。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升活塞单元单向阀工作的灵敏度和密封使用性能,解决抗蛇行减振器在极低速下工作时完全由小孔节流产生阻尼力,同时拉伸和压缩阻尼力对称性的使用要求;解决了传统双循环油压减振器完全由小孔节流不能满足拉伸和压缩阻尼力对称的短板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速动车用抗蛇行油压减振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护罩、2活塞杆、3导向单元、4活塞单元、5压力缸、 6底阀单元、7储能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解决双循环抗蛇行油压减振器在纯小孔产生阻尼的条件下不能满足拉伸和压缩阻尼力对称的要求,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技术方案,抗蛇行油压减振器结构包括保护罩1、活塞杆2、导向单元3、活塞单元4、压力缸5、底阀单元6及储能缸7,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抗蛇行油压减振器活塞阀系系统是在抗蛇行油压减振器的活塞单元双面各设置一套单向阀系;
于此同时,本技术方案中该,对活塞单元的单向阀系进行了改进,首先选用了软弹簧设计刚度小,而初始压缩预载大的方案来提升单向阀的灵敏度;另外传统的单向阀结构通过阻尼阀与阀罩的面面配合来进行密封,对配合面的要求极高,同时单向阀的密封配合使用频率高,行程大,长期的配合容易引起密封失效问题,还有阻尼阀外圆和阀罩内孔的配合间隙很高,另外阻尼阀外圆加工工艺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椭圆问题,配合过程中容易出现卡阀问题。通过引入45°锥面配合来优化传统单向阀的结构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车业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车业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74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控减振器及包含电控减振器的车厢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减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