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7194.9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5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魏晓华;杨晶竹;全德;尚国权;范恩明;刘司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9/00 | 分类号: | B61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装置 轨道车辆 车身 发光件 本实用新型 外侧面 下车 站点 照亮 乘客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身以及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固定在所述车身的外侧面,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用于发出光束的发光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车辆,通过在轨道车辆中设置车身以及照明装置,照明装置包括能够发出光束的发光件,且照明装置固定在车身的外侧面上,使得轨道车辆在夜间到达没有照明的站点时,可以通过打开照明装置,使得照明装置中的发光件发出光束照亮车身周围的环境,方便乘客观察到车身周围的环境,从而快速方便地上下车,提高了轨道车辆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车辆技术的发展,轨道车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客运技术领域。人们对轨道车辆的便利性及适应性的要求也越来高,如何进一步地提高轨道车辆的运输品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现有技术中,轨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会途径多个站点,对于人流量较大的站点一般设置有地面站台,站台内可以设置有照明灯从而为乘客提供照明。即使轨道车辆在夜间到达站点,乘客也可以在照明灯提供的光束下看清地面状况,从而顺利地上下车。
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人流量较少的站点一般不设置站台及照明灯,也就无法为乘客提供光源,乘客上下车时便无法观察清楚地面状况,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乘客夜间上下车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身以及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固定在所述车身的外侧面,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用于发出光束的发光件。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其中,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光束穿过的透光面及用于与车身固定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发光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发光件连接有导线,所述车身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线背离所述发光件的一端用于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车身的电源连接。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所述透光面,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所述安装部,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共同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发光件的密闭的容纳腔;所述第二壳体上还形成有走线孔,所述导线从所述走线孔及所述通孔内穿过。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导线外还套设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内表面与所述导线贴合,所述密封套的外表面与所述走线孔贴合。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本体、格栅以及透光件,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透光件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格栅罩设在所述安装孔的外侧,且与所述本体位于所述安装孔周围的部分固定连接,所述透光件的表面形成所述透光面。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其中,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散热件,所述壳体为金属壳体,所述散热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且所述散热件位于所述发光件背离所述透光面的一侧。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其中,所述散热件及所述发光件之间还设置有导热件,所述导热件的一侧与所述发光件贴合,另一侧与所述散热件贴合。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其中,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车身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密封件。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其中,所述发光件为板状发光件,所述板状发光件上排列有多个LED灯。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其中,所述照明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照明装置沿所述车身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车身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71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通风加热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接线和维修的电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