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打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6933.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4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B65G15/30;B65G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餐盘 本实用新型 饭菜 机械臂 传送带 控制系统 热风 餐台 卡槽 汤汁 工作效率 盛装食物 移动过程 重力作用 控制夹 转台 夹层 掺混 吹落 滴落 放入 分餐 滑道 滑落 夹爪 保温 清洁 停留 规划 维护 | ||
1.一种全自动打饭装置,包括餐盘、餐台、传送带(3)、卡槽转台(4)、餐盘滑道(5)、取菜机械臂(6)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餐盘的底部下凹,四周设有高于其底部的折边;
所述餐台上设有多个饭菜筒(1),卡槽转台(4)安装在餐台上或靠近餐台的位置,通过电机带动旋转,饭菜筒(1)分布在卡槽转台(4)的外侧;
所述卡槽转台(4)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开口向外的切口槽,餐盘滑道(5)倾斜设置,其出口设置在卡槽转台(4)的初始位,餐盘可通过倾斜的餐盘滑道(5)滑落到卡槽转台(4)的切口槽中,而滑落到切口槽中的餐盘,其折边被切口槽边沿托举,底部悬空,使其可随卡槽转台(4)转动;
所述传送带(3)设置在卡槽转台(4)的末端位,其传送方向与转到其上方的切口槽开口方向一致,且餐盘转到传送带(3)上时,底部与传送带(3)的表面接触,传送带(3)通过摩擦力将餐盘传送走;
所述取菜机械臂(6)的末端执行器为可合拢为闭合空间的夹爪(7),一个取菜机械臂对应至少一个饭菜筒(1),运行时,从对应的饭菜筒(1)内抓菜到餐盘中;
所述饭菜筒(1)包括内层筒和外层筒,内层筒中盛放饭菜,外层筒底部设有热风出口,内层筒的上沿低于外层筒的上沿;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操作面板与控制单元,所述电机、取菜机械臂(6)与传送带(3)的驱动设备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打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7)为四叶型夹爪,其外表面为外凸的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打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爪(7)的边沿通过食品级的硅胶封边,以提高夹爪(7)合拢后的密封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打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饭菜筒(1)在内、外层筒之间还设有中层筒,所述中层筒的上沿低于外层筒,但高于内层筒的上沿,且中层筒底部设有吸风口,所述吸风口通过设有加热设备的循环管道与所述外层筒底的热风出口连接,所述外层筒的顶部设有凸弧形的内檐,用于降低热风的逸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打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层筒的内壁或内层筒的外壁上设有旋流叶片,使热气在筒隙间形成旋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打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餐盘卡在卡槽转台(4)上时,其外沿不超过转盘外沿所在的圆周圈,餐盘滑道(5)出口和/或传送带(3)入口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拨盘轮(8),所述拨盘轮(8)由中心轴和固定在竖向中心轴上的多个弧形叶片构成,所述弧形叶片为弹性材料,拨盘轮(8)旋转,可将餐盘扶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69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倍速倍行程机构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双爪抓取收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