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腔镜甲状腺手术辅助操作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905366.9 | 申请日: | 201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9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 发明(设计)人: | 邱伟华;程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邱伟华;程兮 |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 地址: | 20002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杆部 柄部 辅助操作器 甲状腺手术 挠性元件 超声刀 种腔 探查 安全距离 辅助操作 淋巴清扫 弯曲弧度 一端连接 重要组织 自由调节 副损伤 解剖颈 可操作 失血量 缝合 脏器 牵引 解剖 血管 神经 暴露 清晰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腔镜甲状腺手术辅助操作器,包括:一柄部,用以持握;一杆部,一端连接柄部;一U型钩部,设置于杆部背向柄部的一端;其中,还包括一条状的挠性元件,挠性元件连接于U型钩部及杆部之间,用以可操作的控制U型钩部与杆部之间的角度、以及弯曲弧度。其有益效果为:结构设计合理、可以根据需要,多角度,自由调节;集暴露、牵引、探查、辅助操作四大功能于一体;可创造出足够的超声刀热能副损伤的安全距离,与现有的超声刀刮剥解剖技术相结合,能够清晰解剖颈部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和脏器;能够完成除缝合以外的各种操作,增加淋巴清扫的彻底性,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腔镜甲状腺手术辅助操作器。
背景技术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2017年3月31日发表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最新研究发现,甲状腺癌发病率在美国的上升速度高于任何其他癌症,从1975年到2013年,每年确诊的甲状腺癌病例数量增加了两倍多。在我国,甲状腺癌是近几年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小于30岁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甲状腺外科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而以往的开放手术往往会给颈部患者留下明显的疤痕,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在保证手术彻底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美容需求也成了患者和医生更高的追求。
微创技术的兴起和成熟,给了医生和患者一个满意的选择,腔镜技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疼痛轻、术中术后出血少、恢复快及瘢痕少等优点。1996 年Gagner等成功开展了世界上第l例腔镜甲状旁腺切除术,1997年Huscher 等完成首例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标志着腔镜颈部手术时代的开始,2001年仇明在国内首先报道了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和摸索,腔镜甲状腺手术已成为一门成熟的手术方式。逐渐被甲状腺专科医生和广大患者接受。经过国内外许多医生的尝试和改进,腔镜甲状腺手术衍生出许多不同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和机器人腔镜甲状腺手术等。腔镜甲状腺手术从最初的保证安全、可行的谨慎尝试,到为了追求更好美容效果的多径路的发展与改善,再到其手术指征的不断拓宽,如今腔镜甲状腺手术已得到临床广泛的应用。
颈部无瘢痕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切口位置和入路选择较多,目前应用较多的主要包括乳晕入路、腋窝入路和颌下入路等,但是由于颈部并不存在自然腔隙,需要通过人工方法建立解剖间隙,因此操作空间极其狭小。此外,由于颈部组织精细,重要的血管、神经密布,术中解剖、分离、止血、剥离技术要求非常高。目前最为常用的是三孔法,通过1个10mm切和2个5mm 切口,经Trocar穿刺,分别置入内镜和操作器械,由于三孔法手术操作空间大、视野广,镜头和器械由三个方向进入,具有良好的操作三角,因此在临床上应用较为频繁。
然而为达到良好的操作三角,尤其是手术操作必须能够牵拉暴露带状肌和腺体、游离凝闭血管、暴露分离保护神经等,因此除观察内镜外,往往还需要1把主超声刀和1把辅助钳,因此三孔法需要建立2条穿刺路径,而且分别位于胸部2侧,呈对角分布,可能对胸部筋膜组织、乳腺和肌肉造成一定的创伤,因此被许多学者认为是“美容手术”而不是“微创手术”。
针对上述问题,在三孔法全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基础上,一种单孔腔镜手术方式被提出。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只通过1条位于胸壁深筋膜浅层疏松结缔组织内的穿刺路径,就可以建立操作空间,而且可以显著减少手术中皮下分离面积,因此手术创伤远远低于三孔法。使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向微创和美容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邱伟华;程兮,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邱伟华;程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53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撑开加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学眼科可调节式开睑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