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上浅层地震勘探的竖直测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4658.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0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汪明元;单治钢;孙淼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8 | 分类号: | G01V1/3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线 竖直 浅层地震勘探 本实用新型 震源 海上 船只 海洋地震勘探 地质信息 方向延展 观测方式 海洋表面 气枪震源 水平测线 无线模式 震源激发 传统的 地震波 防水性 异常体 气枪 侧方 触发 成像 相交 电缆 测量 海水 占用 侵蚀 返回 传播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上浅层地震勘探的竖直测线系统。相比于传统的海洋表面水平测线观测方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竖直测线系统能够较好的实现与水平面大角度相交的异常体的成像,同时,由于其测线主要在深度方向延展,在水平方向仅占用很小的区域,不影响海上的船只运行,受到往来船只的干扰也小;气枪震源采用了多个不同方向气枪组成,震源激发后,地震波能向多个方向传播,因此能较好的获得侧方及下方界面所返回的地质信息。在此基础上,震源的触发采用测量电缆通过无线模式进行激震,有效的确保了系统的防水性,同时也能较大程度的减少海水对震源的侵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上浅层地震勘探的竖直测线系统。
背景技术
近海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活动最早、最频繁的地带。当前,如何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开发海洋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海洋资源开发水平的提高,我国海洋工程建设的规模愈来愈大,结构愈来愈复杂,对于工程建设的要求也愈加严格,尤其是港口、滨海发电厂、跨海桥梁隧道、海上石油平台工程等建设项目,对基岩面的起伏形态和暗礁、风化深槽、海底断层、海底滑坡等特殊地质现象往往有较高的勘探要求,对地层穿透深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行近海海底断层探测和海底滑坡探测,能够为近海工程建设(港口、滨海发电厂、跨海桥梁隧道工程等)提供强有力的前期勘察保障。提前查明探测区域内的断层分布情况、滑坡范围与滑移面深度和形态等地质参数提供支撑与指导,为工程建设的选址、建设期工程地质问题的应对与处置措施提高依据。
地震波勘查技术方法是海域浅层地质与构造探测中最常用方法之一。为优化海洋观测方式及研究海底地质成像特征,采取有效的海洋地震勘探装置及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的探测装置有以下几个问题。
① 测线布置范围大,影响航运。海洋地震勘探往往采用多条测线的观测方式,在这种观测方式下,若要对海下地质获得较准确的探测,则需要大面积的布置测线。在近海位置航运较多,大范围测线的布置既影响了航运,采集的数据也受到了航运的影响,降低了探测的准确度。同时,近海处地质条件复杂,界面倾角变化较大,若采用小范围的观测方式,则难以达到多种地质界面的详细探测。因此,急需提出一种水平占用范围小且能够实现多种倾角界面准确探测的观测方式。
② 震源与检波器位置不易固定。常规的测线中,常常将震源和检波器分别布置,这种观测方式仅能在海洋表面实现较好的设定,但在海洋深较处(10~100m),受到海流等的影响,采用拖缆难以将震源与检波器之间的相互位置进行固定,容易对震源及检波器点的坐标测量和计算造成较大的困难,影响结果解释。因此,急需提出一种使检波器与震源能够较好固定且完成多点激震的装置和方法。
③ 检波器所采集的波场受限。常规的海洋探测往往只需要对测线正下方的地质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因此,采用单分量检波器即可满足要求。但当检波器沉入水中后,所采集的信息既包含了下方的反射信息,也需要侧向传播来的地震信息;同时,由于海中竖直测线为直线观测方式,采用单分量检波器的数据进行处理,往往会形成镜像假异常。因此,急需提出一种能够满足竖向测量的三分量检波器采集装置来获得较全面的波场信息并压制假异常。
④ 防水及控制系统。由于在深水中布置测线,因此,对仪器设备的防水及防压有较高的要求,现有的仪器设备难以满足该要求。因此,急需提出一种防水及防压效果好且能实现非接触式的控制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海上浅层地震勘探的竖直测线系统。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46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震三分量干孔探头
- 下一篇:一种主动源微震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