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并网市电光伏电池一体化逆变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903994.3 | 申请日: | 201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0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 发明(设计)人: | 晏智安;赵中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蓝伯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H02M3/156;H02M3/337;H02M1/4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李夫玲;徐迅 |
| 地址: | 2011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阵列 逆变器 蓄电池 市电 市电电网 最大功率 电光 并网 输出 电池 本实用新型 蓄电池充电 蓄电池模式 蓄电池能量 功率补充 输出功率 用户使用 优先使用 一体化 不断电 输入端 保证 断电 互补性 发电 供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领域,公开了一种离并网市电光伏电池一体化逆变器,将市电、光伏阵列和蓄电池作为互补性输入端,保证用户不断电,用户的负载优先使用光伏阵列发出的电能,当负载大于光伏阵列输出的功率时,不足的功率由蓄电池发出的功率补充,当蓄电池能量不足时,采用市电弥补;当负载小于光伏阵列输出的功率时,多出的功率给蓄电池充电,保证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利用。当用户使用的蓄电池被充满,用户也不需要使用电能的情况下,该逆变器可以并入市电电网,向市电电网发电,保证光伏阵列模式最大功率输出。当市电出现断电,光伏阵列也没有输出功率时,该蓄电池模式启动为用户供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并网市电光伏电池一体化逆变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们市场上常见的逆变器,离网逆变器只能单纯地由电池升压逆变,单纯的蓄电池带光伏升压逆变器,只能工作在某种单一的模式,不能发挥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的输出,以及负责功率的变化等。
并网逆变器只能工作在单一的市电并网状态。如果市电停电,将无法实施光伏发电。尤其是偏远山区,以及国家不允许并入电网发电的地区,将无法使用。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离并网市电光伏电池一体化逆变器,将市电、光伏阵列和蓄电池作为互补性输入端,保证用户不断电,保证白天最大化光伏阵列发电的利用,减少从市电消耗能量,如果用户使用的电能用不完,还可以将太阳能并入电网,收取电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并网市电光伏电池一体化逆变器,将市电、光伏阵列和蓄电池作为互补性输入端,保证用户不断电,用户的负载优先使用光伏阵列发出的电能,当负载大于光伏阵列输出的功率时,不足的功率由蓄电池发出的功率补充,当蓄电池能量不足时,采用市电弥补;当负载小于光伏阵列输出的功率时,多出的功率给蓄电池充电,保证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利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离并网市电光伏电池一体化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阵列电路、市电电路、蓄电池电路和逆变电路;
所述光伏阵列电路的输出、所述市电电路的输出和所述蓄电池电路的输出分别经过母线和母线汇合后,再通过母线与所述逆变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光伏阵列电路包括:光伏阵列、MPPT控制器、第一电流传感器和第一PWM控制器;所述光伏阵列的输出端通过所述MPPT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的输出作为所述光伏阵列电路的输出,并且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的输出通过所述第一PWM控制器输入到所述MPPT控制器;
所述市电电路包括:市电、PFC电路、第二电流传感器和第二PWM控制器;所述市电的输出端通过所述PFC电路与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的输出作为所述市电电路的输出,并且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的输出通过所述第二PWM控制器输入到所述PFC电路;
所述蓄电池电路包括:蓄电池、PUSH PULL电路、第三电流传感器和第三PWM控制器;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通过所述PUSH PULL电路与所述第三电流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流传感器的输出作为所述蓄电池电路的输出,并且所述第三电流传感器的输出通过所述第三PWM控制器输入到所述PUSH PULL电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
将市电、光伏阵列和蓄电池作为互补性输入端,保证用户不断电,用户的负载优先使用光伏阵列发出的电能,当负载大于光伏阵列输出的功率时,不足的功率由蓄电池发出的功率补充,当蓄电池能量不足时,采用市电弥补;当负载小于光伏阵列输出的功率时,多出的功率给蓄电池充电,保证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蓝伯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蓝伯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39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物真空包装机
- 下一篇:采用铰链传动机构的压电驱动型精密旋转驱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