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淬火架和废气处理的淬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901947.5 | 申请日: | 201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3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 发明(设计)人: | 牛业海;刘丹;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捷科隆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62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涂强 |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江津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级分离机构 本实用新型 阳极 淬火装置 废气处理 一级分离 安装筒 淬火架 旋转板 废气 拆卸清洗 多级分离 分离处理 分离效果 夹持机构 金属挡板 提高装置 重新安装 安装架 安装座 分离板 过滤板 阴极针 中心轴 淬火 风机 横梁 炉盖 炉体 气缸 电机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淬火架和废气处理的淬火装置,包括:安装架、两气缸、横梁、炉体、炉盖、安装座、一级分离机构、二级分离机构、风机和夹持机构;一级分离机构包括第一安装筒、电机、中心轴、阳极旋转板和两阴极针;二级分离机构包括第二安装筒、金属挡板和若干分离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采用多级分离对废气进行处理,达到了更好的分离效果;2)能够对多种尺寸的工件进行淬火加工,且不会影响对废气的分离处理;3)只需要对阳极旋转板和过滤板进行拆卸清洗即可重新安装实用,能提高装置的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热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淬火架和废气处理的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淬火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进行冷却,从而获得以马氏体为主的不平衡组织(也有根据需要获得贝氏体或保持单相奥氏体)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方法。淬火是钢热处理工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工种工艺方法。
以冷却形式的不同来划分淬火的种类,主要有单液淬火、双液淬火、分级淬火和等温淬火等。
(1)单液淬火。单液淬火是将奥氏体工件迅速浸入某一种淬火介质,一直冷到室温的淬火操作方法。单液淬火冷却介质的选择依据是:工件在该介质中的冷却速度必须大于此工件钢种的临界冷却速度,并应保证工件不会淬裂。单液淬火介质有水、盐水、碱水、油以及一些专门配制的淬火剂等。
(2)双液淬火。为了克服单液淬火的缺点,使工件的淬火冷却尽可能接近理想情况,可以将两种冷却能力不同的介质配合起来使用,即将加热后的工件先淬入第一种冷却能力大的介质中,待其冷至稍高于Ms温度(约300℃),然后立即转入第二种冷却能力较小的介质中冷至室温,这种淬火冷却方法称为双液淬火。
(3)分级淬火(马氏体分级淬火)。这种冷却方法的特点是先将工件浸入温度略高于Ms的浴槽,在浴槽中保温至工件表面与中心均冷至浴槽的温度,然后取出空冷。浴槽温度一般为Ms+(10~20)℃。浴槽中介质的成分采用硝盐浴、碱浴、中性盐浴。
(4)预冷淬火。淬火加热后,工件并不立即浸入冷却介质中,而是在空气中先进行短时间的冷却,待工件降至一定温度时,再浸入冷却介质,这种淬火方法称为预冷淬火或延迟淬火。
(5)局部淬火。有的工件只要某个局部硬度较高,其他部位无硬度要求或要求硬度较低。这一情况一般可采用局部淬火法,即只对工件上某个局部进行淬火的方法。局部淬火的主要形式有两种,局部加热局部冷却法和整体加热局部冷却法。前者主要适用于盐浴炉加热时的工件,后者箱式炉、盐浴炉均可采用。
以上淬火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3个阶段。在淬火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含有致癌油烟的废气,直接排放这些废气将导致大气污染,且常规淬火炉没法对这些废气进行收集处理,会对淬火操作人员造成致癌危险。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对淬火废气进行分离处理的淬火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淬火架和废气处理的淬火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淬火废气直接排放污染环境及会对淬火人员造成致癌风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淬火架和废气处理的淬火装置,包括:安装架、两气缸、横梁、炉体、炉盖、安装座、一级分离机构、二级分离机构、风机和夹持机构,其中,
安装架包括两支架,每一支架上安装有一气缸;
炉体安装在安装架上,且炉体位于两支架之间;
炉体上部凹陷设置有两安装槽供横梁安装,横梁横跨在炉体上,且横梁两端部延伸到炉体外,炉体顶部不阻碍横梁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炉体底部用于盛装淬火液,横梁两端分别连接至每一气缸活塞杆;
炉盖安装在横梁上,且炉盖用于盖住炉体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捷科隆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捷科隆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19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铸模正火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网带淬火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