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煤电厂有组织排放废气中多种有害气体的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1429.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1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杜刚;姜秋俚;金福杰;潘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16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硫检测 烟气采集装置 一氧化碳检测 氨气检测 检测系统 烟气检测装置 排放废气 燃煤电厂 主控单元 真空泵 本实用新型 除尘机构 电厂烟气 气体转换 数字信号 依次连接 采样管 烟道 报警 采集 传输 检测 排放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煤电厂有组织排放废气中多种有害气体的检测系统,包括:烟气采集装置和烟气检测装置。烟气采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采样管、除尘机构和真空泵。烟气检测装置包括:氨气检测单元、二氧化硫检测单元、一氧化碳检测单元、主控单元和显示单元。真空泵与氨气检测单元、二氧化硫检测单元和一氧化碳检测单元相连接。主控单元对三种气体转换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并传输到显示单元进行显示。该检测系统通过烟气采集装置采集烟道内的气体,通过氨气检测单元、二氧化硫检测单元和一氧化碳检测单元对3种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和报警,可确保电厂烟气排放满足标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煤电厂有组织排放废气中多种有害气体的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火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70%左右,而煤炭占火电机组燃料的90%,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发电容量迅猛发展,由燃煤所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北方冬季供暖时期大气污染问题更为严重。火电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气、二氧化氮等多种有毒有害气体,如果超量排放将直接影响我国大气环境质量。为了确保燃煤电厂废气排放量在安全范围内需要一种检测报警系统,对烟道内的多种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快速检测并进行超标报警。现有的一些气体检测设备,多是针对单一气体检测,不能同时对多种有害气体进行检测。需要设置多个针对不同气体的检测设备,存在成本较高,安装不方便以及数据采集不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煤电厂有组织排放废气中多种有害气体的检测系统,可同时对3种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和报警,可确保电厂烟气排放满足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煤电厂有组织排放废气中多种有害气体的检测系统,包括:烟气采集装置和烟气检测装置;
所述烟气采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采样管、除尘机构和真空泵;
所述烟气检测装置包括:氨气检测单元、二氧化硫检测单元、一氧化碳检测单元、主控单元和显示单元;
所述真空泵与所述氨气检测单元、二氧化硫检测单元和一氧化碳检测单元相连接;
所述氨气检测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氨气传感器、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第一放大电路和第一AD转换电路;
所述二氧化硫检测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二氧化硫传感器、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第二放大电路和第二AD转换电路;
所述一氧化碳检测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一氧化碳传感器、第三电压转换电路、第三放大电路和第三AD转换电路;
所述第一AD转换电路、第二AD转换电路和第三AD转换电路分别与主控单元相连接,所述主控单元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串口传输到显示单元进行显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燃煤电厂有组织排放废气中多种有害气体的检测系统中,所述氨气传感器、二氧化硫传感器和一氧化碳传感器分别设置于3个气室内,真空泵的输出端气管将所述3个气室串联到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燃煤电厂有组织排放废气中多种有害气体的检测系统中,所述烟气检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单元相连接的输入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燃煤电厂有组织排放废气中多种有害气体的检测系统中,所述烟气检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单元相连接的报警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燃煤电厂有组织排放废气中多种有害气体的检测系统中,所述报警单元包括分别对3种有害气体超标进行灯光报警的3个不同颜色的LED指示灯。
在本实用新型的燃煤电厂有组织排放废气中多种有害气体的检测系统中,所述烟气检测装置还包括与主控单元相连接的对真空泵的流量进行控制的真空泵控制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未经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14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