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料分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1413.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8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夏小川;罗贵长;赵剑;陈根余;陈焱;高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族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70 | 分类号: | B23K26/70;B23K26/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0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板 翻板控制系统 分类装置 下料 分类 本实用新型 激光切管机 分层设置 分拣效率 翻转 管材 尾料 切割 承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料分类装置,其包括用于承接待分类物料的多级翻板及翻板控制系统,多级翻板由上至下分层设置,且下一级翻板所包括的翻板数量≥上一级翻板所包括的翻板数量,所述翻板控制系统控制各翻板根据其承接的待分类物料的种类向左或向右翻转。其可适用于通过激光切管机切割形成管材过程中的工件、废料以及尾料的分类输送和收集,由此提高分拣效率,节省人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料分类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切管作为一种新型的管材柔性加工方式,已经在逐步替代传统的冲压、锯切、钻铣等多工位、多工序的加工方式。但现有技术中,激光切管机加工形成管材的过程中,其工件(即切割形成的管材)的输出方式主要还是直接掉落到切割头下方的废料框中,由此造成成品和废料混合堆积在一起,不利于后续的工件分拣工作;即使有的工件输出方式可以把废料和工件分开,但是各种不同的工件还是会堆积在同一个区域,分拣同样不方便,尤其是工件的尺寸和形状相似的时候,人工更是很难分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下料分类装置,其可适用于通过激光切管机切割形成管材过程中的工件、废料以及尾料的分类输送和收集,由此提高分拣效率,节省人工。
本实施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下料分类装置,包括用于承接待分类物料的多级翻板及翻板控制系统,多级翻板由上至下分层设置,且下一级翻板所包括的翻板数量≥上一级翻板所包括的翻板数量,所述翻板控制系统控制各翻板根据其承接的待分类物料的种类向左或向右翻转;每一上一级翻板的左端和/或右端对应设有一下一级翻板;所述下料分类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最下一级翻板下方、用于收集工件的分类框,且所述分类框设置在最下一级各翻板的左端和/或右端。
优选的,所述下料分类装置还包括可与最上一级翻板左端和/或右端转动相接的废料翻板,所述废料翻板用于承接废料及尾料、或工件。
优选的,所述翻板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废料翻板在承接的待分类物料为废料及尾料时单独向下翻转;控制所述废料翻板在承接的待分类物料为工件时与最上一级翻板同步翻转。
优选的,所述下料分类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废料翻板下方用于收集废料及尾料的废料筐。
优选的,所述翻板控制系统接收待分类物料的种类信息,并根据待分类物料的种类信息控制所述各翻板的翻转,使不同种类待分类物料落入到对应的分类筐或废料筐中。
优选的,所述多级翻板包括由上至下分层设置的一级翻板及二级翻板,所述二级翻板有两个,且相对于所述一级翻板对称设置;所述分类筐包括第一分类框、第二分类框、第三分类框、第四分类筐,且所述第一分类框、第二分类框相对于一个二级翻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分类框、第四分类框相对于另一个二级翻板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技术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下料分类装置可适用于通过激光切管机切割形成管材过程中的工件、废料以及尾料的分类输送和收集,由此提高分拣效率,节省人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下料分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废料翻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族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族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14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