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汽车零部件用钻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0771.1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1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赵瑜;俞云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大纬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9/00 | 分类号: | B23B39/00;B23Q3/06;B23Q1/3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郭云梅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零部件 定位机构 钻孔装置 可调式 钻孔机构 底座 底板 横板 滑轨 支杆 零部件 汽车零部件加工 本实用新型 滑动连接 固定的 滑块 钻孔 轨道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汽车零部件用钻孔装置,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领域。该可调式汽车零部件用钻孔装置,包括底座、钻孔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钻孔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支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顶部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轨道内滑动连接有滑块。该可调式汽车零部件用钻孔装置,通过对定位机构和钻孔机构的改进,两者的结合,解决了目前在对汽车零部件进行钻孔时,由于零部件大小不同,需要更换不同对零部件固定的设备,使用不方便,增加工作人员劳动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式汽车零部件用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加工是构成汽车配件加工整体的各单元及服务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
汽车零部件需要经过打磨、钻孔等步骤,其中汽车零部件钻孔的精确度决定着产生成型后的稳定性,影响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目前在对汽车零部件进行钻孔时,由于零部件大小不同,需要更换不同对零部件固定的设备,使用不方便,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汽车零部件用钻孔装置,解决了目前在对汽车零部件进行钻孔时,由于零部件大小不同,需要更换不同对零部件固定的设备,使用不方便,增加工作人员劳动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调式汽车零部件用钻孔装置,包括底座、钻孔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钻孔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支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顶部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轨道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紧固装置,所述第一滑轨的轨道表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穿插设置有定位销。
优选的,所述紧固装置包括紧固壳,所述紧固壳的前端面镶嵌有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杆,紧固螺杆裸露紧固壳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紧固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壳,转动壳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中部镶嵌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上穿插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转动壳并延伸至转动壳的外侧与紧固螺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球体,所述紧固壳的后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半圆槽,且半圆槽与球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壳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紧固壳的内壁上设有的第二滑轨的轨道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贯穿紧固壳并延伸至紧固壳的外侧,并且连接板延伸至紧固壳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紧装置。
优选的,所述卡紧装置包括卡紧壳,所述卡紧壳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竖杆,竖杆的底端贯穿卡紧壳的底部并延伸至其外侧与卡紧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卡紧壳内壁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镶嵌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上穿插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的一端与连接杆上开设的凹槽插接,并且定位螺栓的另一端贯穿卡紧壳并延伸至卡紧壳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卡紧板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提手,所述卡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大于钻孔时钻头对物体施加的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大纬针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大纬针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07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