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单车停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9883.X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7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宝;张佳龙;李祖旭;韩佳峰;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H3/00 | 分类号: | B62H3/00;B62H3/08;B62H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位器 可伸缩杆 升降装置 伸缩杆 本实用新型 感应板 置位 自动锁紧机构 第二传感器 第一传感器 安全便捷 节省空间 内部安装 嵌入凹槽 智能 第一级 后车轮 地下 伸缩 卡入 下端 停放 车型 自行车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单车停置系统,为设置在地面的单车停置位,在每个单车停置位上设有单车停置凹槽、升降装置、可伸缩杆和卡位器;单车停置凹槽用于单车后车轮卡入以及将升降装置安装嵌入凹槽以下的地下,在单车停置凹槽一侧设有四级可伸缩杆,四级可伸缩杆下端设于地下的升降装置上,在第四级伸缩杆上安装有卡位器,卡位器内部安装有第一传感器和自动锁紧机构,第一级伸缩杆上安装有感应板,感应板上安装有第二传感器,将自行车通过单车停置凹槽、卡位器等牢固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起到有序停放,节省空间,节省能源,安全便捷的作用,并通过设计伸缩杆的长度或伸缩程度能适合多种车长的车型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停车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单车停置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导致城市中机动车保有量呈爆发式增长,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城市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而城市中本就稀缺的停车位,若再遇到自行车乱停乱放,占用车位的话,无疑会加重城市停车难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对自行车进行统一管理,并对所处的停车场地进行深度开发,以提高单位面积可停车的数量。将地面停车向空间发展,形成立体停车模式,已经成为缓解城市“停车难”的重要途径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既能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又能解决车辆易丢、易盗、易倒问题的智能单车停置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单车停置系统,为设置在地面的单车停置位,在每个单车停置位上设有单车停置凹槽、升降装置、可伸缩杆和卡位器;所述单车停置凹槽用于单车后车轮卡入以及将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嵌入凹槽以下的地下,在单车停置凹槽一侧设有可伸缩杆,所述可伸缩杆下端设于地下的升降装置上,所述可伸缩杆包括依次伸出的第一级伸缩杆、第二级伸缩杆、第三级伸缩杆、第四级伸缩杆;所述第一级伸缩杆固定在升降装置上,所述单车停置凹槽地下设有连接可伸缩杆的程序控制伸缩运动智能控制电路;所述第四级伸缩杆上设有卡位器;可伸缩杆末端通过可旋转轴连接在升降装置上,所述第二级伸缩杆、第三级伸缩杆、第四级伸缩杆收入第一级伸缩杆后,所述第一级伸缩杆向侧方转动嵌入单车停置凹槽内;所述第一级伸缩杆上设有感应板,在感应板上设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四级伸缩杆上设有卡位器,在卡位器内设有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及第一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后车轮撞击和前车轮撞击,所述卡位器内设有自动锁紧机构,其卡口可将撞击到第四级伸缩杆上的前车轮夹紧;所述智能单车停置系统在地下内置有中控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智能控制电路、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及自动锁紧机构与中控装置信号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均感受到车轮撞击时所述中控装置向卡位器发送信号使其锁紧车轮;所述卡位器外侧安装有解锁数码键。
进一步的,所述单车停置凹槽另一侧设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通过卡槽固定嵌入单车停置凹槽内的可伸缩杆,按动脚踏板,所述可伸缩杆从单车停置凹槽内转出。
所述脚踏板为单车停置系统的触发开关,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电路,按动踏板使可伸缩杆升出并在第一级伸缩杆从单车停置凹槽内转出后内部升出第二级伸缩杆、第三级伸缩杆、第四级伸缩杆。
进一步的,所述单车停置位上设有太阳能集电板,对智能单车停置系统供能。
所述中控装置为单片机装置,所述中控装置还连接有A/D转换电路、计时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级伸缩杆、第二级伸缩杆、第三级伸缩杆、第四级伸缩杆分别为40cm~50cm高。
所述单车停置系统为多个并列设置的单车停置位,所述单车停置位为若干个连成多排的单车停置位。
进一步的,所述多排单车停置位为交错组合,避免车把相碰。
所述第二传感器及第一传感器为压力感受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98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自行车撑脚锁
- 下一篇:链条吊挂式共享单车泊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