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频温度检测的物流RFID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9548.X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9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罗国章;尚莉;余强;汤国明;林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G06Q10/08;G06K17/00;G01K7/22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亿律师事务所 44277 | 代理人: | 杜海江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传输模块 主控单元 物流 温度传感器 检测模块 温度检测 双频 本实用新型 供电模块 货物损失 时钟模块 实时采集 手机登录 数据传输 通信协议 温度数据 运输过程 运输状态 中央服务 有效地 客户 运输 实况 发送 保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频温度检测的物流RFID标签,包括识别检测模块、供电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识别检测模块包括主控单元、RFID模块、温度传感器和时钟模块,主控单元与无线传输模块采用的通信协议为IIC/SPI协议,使得主控单元与无线传输模块间的数据传输更为可靠,主控单元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温度,将温度数据保存在NFC芯片的同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至中央服务平台,客户可以通过手机登录APP查看物流件的运输实况,从而判断出物品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出现了异常,能良好地反映物流件的运输状态,有效地防止运输方和客户因货物损失而产生的责任纠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标签,特别是一种双频温度检测的物流RFID标签。
背景技术
在快递运输领域中,某些特殊货物对储存温度和时间有硬性要求,但目前的物流业缺少有效的方法让客户能实时检测快递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实况,如果物品受损,会无法证明货物是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害,从而导致运输方和客户在货物损失责任的归属上产生争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实时检测快递物运输实况的双频温度检测的物流RFID标签。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频温度检测的物流RFID标签,包括识别检测模块、供电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识别检测模块包括主控单元、RFID模块、温度传感器和时钟模块,所述RFID模块、温度传感器、时钟模块和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安装有传输天线。
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采用的通信协议为IIC/SPI协议,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内部安装有UHF芯片,所述UHF芯片的型号为UCODEI2C。
所述RFID模块安装有NFC感应芯片。
所述主控单元为ARMCortex-M0+微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识别检测模块、供电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识别检测模块包括主控单元、RFID模块、温度传感器和时钟模块,主控单元与无线传输模块采用的通信协议为IIC/SPI协议,使得主控单元与无线传输模块间的数据传输更为可靠,主控单元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温度,将温度数据保存在NFC芯片的同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至中央服务平台,客户可以通过手机登录APP查看物流件的运输实况,从而判断出物品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出现了异常,能良好地反映物流件的运输状态,有效地防止运输方和客户因货物损失而产生的责任纠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原理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双频温度检测的物流RFID标签,包括识别检测模块、供电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识别检测模块包括主控单元、RFID模块、温度传感器和时钟模块,所述RFID模块、温度传感器、时钟模块和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安装有传输天线,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采用的通信协议为IIC/SPI协议,使得主控单元与无线传输模块间的数据传输更为可靠,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内部安装有UHF芯片,所述UHF芯片的型号可为UCODEI2C,在本实施例中,识别检测模块为NHS3100功能集成芯片,内部封装有实时时钟RTC、温度传感器、能与NFC移动终端相互感应NFC感应芯片和ARMCortex-M0+微处理器,而整个识别检测模块的体积约为10mm3,使得RFID标签在功能不变的情况下体积大为缩小,让RFID标签更容易与物流件进行封装, NFC感应芯片采用的感应频率为13.56MHZ,所述无线传输模块采用的频率为900M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95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仓库管理设备
- 下一篇:基于智能光分配网使用的用于空闲光口保护的电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