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后悬置软垫总成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899507.0 | 申请日: | 201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9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能军;王玉睦;曾令贤;姚海楠;余青果;李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章辉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骨架 外骨架 内腔 凸块 软垫总成 后悬置软垫总成 橡胶单元 长底边 翻边 有向 发动机 承载能力 减振效果 交叉布置 两侧设置 内腔两侧 使用寿命 梯形结构 镶嵌配合 安装孔 短底边 加强筋 矩形槽 重量轻 延伸 底面 螺套 配合 | ||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软垫总成,包括外骨架与软垫总成,所述外骨架设置有与软垫总成相配合的内腔,外骨架的背部设置有多个螺套,所述软垫总成包括内骨架以及其两侧设置的橡胶单元,所述橡胶单元与内腔两侧设置的矩形槽镶嵌配合,所述内骨架为梯形结构,内骨架的长底边上设置有两个一号凸块,两个一号凸块与内腔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内骨架的长底边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二号凸块,二号凸块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内骨架的短底边与内腔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与外骨架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多根交叉布置的一号加强筋。本设计不仅减振效果好、承载能力强,而且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重量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置总成,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后悬置软垫总成,主要适用于提高减振效果、提高承载能力。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动机减振形式一般是在发动机固定支座与车架固定支座之间加一橡胶垫,然后通过固定螺栓将两固定支座通过橡胶垫连接起来,减振效果较差;也有一些汽车是将发动机与车架的前后固定形式全部采用垂直方向结构形式减振,该结构不仅承载能力差,而且减振效果差。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205863Y,授权公告日为2009年3月11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后悬置托架软垫总成,它包括托架总成和插入托架总成内腔中并与之贴合的后悬置软垫总成,所述软垫总成包括上座和两侧橡胶制立方体单元,软垫总成在上座与限位板之间加设有中间板,所述托架总成内部为V型结构,两侧开有用于容纳软垫总成中限位板的矩形槽。虽然该实用新型具有减振效果和耐疲劳性能,但是其仍然存在以下缺陷:该实用新型中后悬置软垫总成上座的顶部直接与后悬置支架相连接,并通过托架总成内腔背部的凸块进行限位,使得后悬置软垫总成长时间工作后易产生晃动,从而使得减振效果较差,另外,后悬置托架总成的底部承载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减振效果差、承载能力差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减振效果好、承载能力强的发动机后悬置软垫总成。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发动机后悬置软垫总成,包括外骨架与软垫总成,所述外骨架设置有与软垫总成相配合的内腔,外骨架的背部设置有多个螺套,所述软垫总成包括内骨架以及其两侧设置的橡胶单元,所述橡胶单元与内腔两侧设置的矩形槽镶嵌配合;
所述内骨架为梯形结构,内骨架的长底边上设置有两个一号凸块,两个一号凸块与内腔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内骨架的长底边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二号凸块,二号凸块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内骨架的短底边与内腔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与外骨架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多根交叉布置的一号加强筋。
所述矩形槽靠近内腔的一侧设置有一号圆角,矩形槽远离内腔的一侧设置有二号圆角,所述一号圆角的半径小于二号圆角的半径。
所述外骨架的背部上位于相邻两个螺套之间的部位设置有二号加强筋;所述外骨架的背部设置有多个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与位于其四周的螺套之间设置有三号加强筋。
所述内骨架的外周面上套设有橡胶,橡胶与内骨架硫化为一体,所述橡胶单元包括一号金属限位板、一号橡胶块、二号金属限位板,所述一号金属限位板的一端与橡胶相连接,一号金属限位板的另一端与一号橡胶块的一端相连接,一号橡胶块的另一端与二号金属限位板的一端相连接,二号金属限位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多块二号橡胶块,所述二号金属限位板与矩形槽镶嵌配合,所述二号橡胶块与矩形槽的内壁相接触。
所述外骨架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根四号加强筋,所述四号加强筋为直角梯形结构,四号加强筋的长底边与外骨架的底部相连接,四号加强筋的直角腰与外骨架的外周面相连接。
所述外骨架的制造材料为铝合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95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电池模组支架
- 下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内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