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8349.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6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安;王宏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晟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9/02 | 分类号: | B01F9/02;B01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装置 混料机 隔音降噪 储油筒 喷油管 形变 气囊 防护罩 声响 本实用新型 震动 弹性薄膜 链轮链条 链条连接 推动活塞 隔音罩 润滑油 托轮轴 吸音棉 挡块 滴入 底座 缸体 拉绳 吸收 阻隔 链条 摩擦 噪音 贯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料机,包括动力装置和底座,所述动力装置通过链条连接有主动托轮轴,且链条外设有链轮链条防护罩,此混料机结构简单,利用隔音罩和吸音棉对动力装置发出的声响进行吸收与阻隔,进行初步隔音降噪处理,此外,利用气囊的形变来吸收动力装置震动产生的能量,从而减少动力装置因震动而发出的声响,且当气囊发生形变时,使得连杆推动活塞在缸体内水平来回运动,使得气流将弹性薄膜吹起,通过拉绳拉动挡块,使得喷油管与储油筒贯通,储油筒内的润滑油通过喷油管滴入动力装置内,减少动力装置因摩擦而产生的噪音,进一步提高隔音降噪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料机领域,具体为一种混料机。
背景技术
现有混料机上的混料罐夹紧装置是两片弧形板组成的,两弧形板的一端对应铰接在一起,两弧形板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混料罐体上,这样的结构在安装和拆卸时,费时费力,且两块弧形板在使用中还易变形,导致混料罐转动时易出现松动,且利用动力装置带动混料罐转动时,动力装置易发出声响,产生噪音,为此,提出一种混料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料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料机,包括动力装置和底座,所述动力装置通过链条连接有主动托轮轴,且链条外设有链轮链条防护罩,链轮链条防护罩与底座连接,所述主动托轮轴的一端连接有外滚筒体的侧壁下端,外滚筒体的侧壁上端连接有被动拖轮轴,所述被动拖轮轴和主动托轮轴的后侧壁均与底座连接,底座的前侧壁连接有挡轮,所述外滚筒体通过混料罐夹紧装置连接有混料罐,所述混料罐夹紧装置是由一片弧形板和活接螺栓组成的,弧形板贴合在混料罐的罐体上,弧形板的两端均通过活接螺栓与混料罐的罐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上固定套接有隔音罩,隔音罩的内侧壁连接有吸音棉。
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的下端面通过气囊与吸音棉连接,所述气囊的一端连接有连杆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滑动套接有缸体,缸体的后侧壁与隔音罩的内壁连接,所述连杆位于缸体内的一端铰接有活塞,活塞与缸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缸体远离气囊的侧壁连接有弹性薄膜的两端,且缸体远离气囊的侧壁贯通连接有喷嘴,喷嘴位于弹性薄膜和活塞之间,所述弹性薄膜远离喷嘴的侧壁连接有拉绳的一端,拉绳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并穿过储油筒,定滑轮与隔音罩的内壁转动连接,储油筒的后侧壁与隔音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拉绳位于储油筒内的一端连接有挡块的侧壁,挡块远离拉绳的侧壁通过第二弹簧与储油筒的内侧壁连接,所述储油筒的下端贯通连接有喷油管。
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的侧壁通过第一弹簧与吸音棉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混料机结构简单,通过加入混料罐夹紧装置和气囊的组合结构,利用改装后的混料罐夹紧装置可以避免原来两段整体装夹时,两段弧形板在使用时容易发生变形,与此同时,利用隔音罩和吸音棉对动力装置发出的声响进行吸收与阻隔,进行初步隔音降噪处理,此外,利用气囊的形变来吸收动力装置震动产生的能量,从而减少动力装置因震动而发出的声响,且当气囊发生形变时,使得连杆推动活塞在缸体内水平来回运动,使得气流将弹性薄膜吹起,通过拉绳拉动挡块,使得喷油管与储油筒贯通,储油筒内的润滑油通过喷油管滴入动力装置内,减少动力装置因摩擦而产生的噪音,进一步提高隔音降噪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混料罐夹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动力装置1、链条2、链轮链条防护罩3、主动托轮轴4、底座5、挡轮6、被动拖轮轴7、外滚筒体8、混料罐9、混料罐夹紧装置10、气囊101、连杆102、缸体103、弹性薄膜104、第一弹簧105、拉绳106、隔音罩107、吸音棉108、储油筒109、第二弹簧110、挡块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晟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晟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83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