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电池气囊防护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7345.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2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江;王大勇;周力;李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客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556;H01M10/6563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地址: | 61133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电池 气囊 防护 散热 装置 | ||
1.一种新能源电池气囊防护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板系统(1)、防护组合(2)、升降系统(3)和控制箱(25),所述防护组合(2)设置在座板系统(1)的顶部,所述升降系统(3)设置在防护组合(2)的一侧并与座板系统(1)连接,所述座板系统(1)包括底板(4)、驱动电机组(5)和散热风机(6),所述底板(4)上设有前支柱(7)和后支柱(8),所述驱动电机组(5)的一端套设在前支柱(7)上,所述驱动电机组(5)的另一端套设在后支柱(8)上,所述散热风机(6)套设在驱动电机组(5)的一端,所述防护组合(2)包括外防护罩(9)、防护气囊(10)、内防护罩(11)、主散热风扇(12)和副散热风扇(13),所述内防护罩(11)设置在外防护罩(9)的内部,所述防护气囊(10)设置在内防护罩(11)和外防护罩(9)之间,所述外防护罩(9)的一侧设有风管一(14),所述外防护罩(9)的另一侧设有风管二(15),所述主散热风扇(12)套设在风管一(14)的一端,所述副散热风扇(13)套设在风管二(15)的一端,所述升降系统(3)包括升降杆组(17)、固定架(18)、驱动轴组(19)、减速机(20)和升降带轮(21),所述固定架(18)上设有导套(23)、回转套管(22)和托架(24),所述减速机(20)设置在托架(24)上,所述驱动轴组(19)的一端和减速机(20)连接,所述驱动轴组(19)的另一端和回转套管(22)连接,所述升降杆组(17)套设在导套(23)内,所述升降带轮(21)套设在减速机(20)的一端,所述控制箱(25)上设有控制按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气囊防护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气囊(10)的一侧设有进气管,所述散热风机(6)通过进气管和防护气囊(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气囊防护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上设有前固定柱(16),所述前固定柱(16)上设有回转轴,所述主散热风扇(12)上设有V型带轮,所述主散热风扇(12)通过V型带轮和回转轴的配合与前固定柱(1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气囊防护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组(5)的两端设有带轮,所述驱动电机组(5)一端的带轮通过皮带一和V型带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组(5)另一端的带轮通过皮带二和升降带轮(2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气囊防护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组(17)上设有齿条,所述驱动轴组(19)上设有齿轮,所述升降杆组(17)通过齿条和齿轮的啮合与驱动轴组(19)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气囊防护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包括升降按钮和启动按钮,所述控制按钮通过电线和驱动电机组(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客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客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73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蛭孵化装置
- 下一篇:层状结构的蓄电池AGM隔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