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砂轮磨损量测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7287.8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8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朋;陈展;蒋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华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9/16 | 分类号: | B24B49/16;B24B41/06;B24B27/06;B24B49/10;B24B41/00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尤天珍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位移传感器 定位装置 控制系统 石墨片 移动驱动装置 磨削加工设备 本实用新型 砂轮磨损 量测量 切槽 控制信息输出 信息输出模块 槽口底面 测量成本 测量数据 工件加工 固定定位 加工设备 模块输出 磨削加工 相对移动 自动补偿 人工的 主观性 工作台 触头 感知 加工 测量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砂轮磨损量测量设备,包括工作台、磨削加工设备、石墨片、定位装置、移动驱动装置、位移传感器、控制系统和信息输出模块,所述定位装置安装于工作台上,定位装置能够对石墨片固定定位,磨削加工设备能够对石墨片进行切槽加工,位移传感器的触头能够接触石墨片上经过切槽加工的槽口底面并感知其表面任意位置的高度,移动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位移传感器和定位装置在水平面上相对移动,位移传感器传信于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信息输出模块输出测量信息以及移动驱动装置工作,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人工的主观性,降低了测量成本,测量数据还可以直接导入到加工设备的控制系统内实现磨削加工自动补偿,确保工件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削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砂轮磨损量测量设备。
背景技术
砂轮在磨削加工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径向磨损,砂轮径向磨损后会导致加工工件加工误差,因此在加工前需要对砂轮径向磨损量进行测量,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补偿,最终对磨削量进行修正,获得精确的磨削加工,目前砂轮径向磨损量的测量方法是先通过磨损的砂轮在石墨片上进行槽口磨削,然后将石墨片放到超景深显微镜下观察,通过划平行线的方法标定砂轮径向磨损量,其存在以下缺点:
(1)显微镜的视野较小(大约2mm),而砂轮的磨损不是完全的阶梯突变型,其存在一个倾斜的过度段,导致对径向磨损的评定不准确;
(2)划平行线由于人的主观因素存在一定的误差。
综上所述,目前对砂轮径向磨损量的测量处于工人状态,其测量效率低,人的主观性强,测量精度差,无法直接将测量数据导入到加工设备的控制系统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砂轮磨损量测量设备,该砂轮磨损量测量设备结构简单,能实现砂轮径向磨损量额高精度测量,测量效率高,测量结果能够直接导入到加工设备的控制系统内。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砂轮磨损量测量设备,包括工作台、磨削加工设备、石墨片、定位装置、移动驱动装置、位移传感器、控制系统和信息输出模块,所述定位装置安装于工作台上,定位装置能够对石墨片固定定位,磨削加工设备能够对石墨片进行切槽加工,位移传感器的触头能够接触石墨片上经过切槽加工的槽口底面并感知其表面任意位置的高度,移动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位移传感器和定位装置在水平面上相对移动,位移传感器传信于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信息输出模块输出测量信息以及移动驱动装置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台包括底座、可移动平台和水平驱动装置,所述可移动平台能够在水平面上沿直线往复运动定位于底座上,水平驱动装置驱动可移动平台水平往复滑动,定位装置固定安装于可移动平台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传感器支架,所述传感器支架固定安装于底座上,位移传感器能够沿纵向升降的定位于传感器支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感器支架包括固定架、第一滑套、第二滑套、第一止动件、第二止动件和水平臂,所述固定架安装于测量平台的底座上,第一滑套能够沿纵向滑动的套设于固定架上,水平臂固定安装于第一滑套上,第二滑套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的套设于水平臂上,第二滑套上设有供位移传感器安装的安装装置,所述第一止动件能够将第一滑套与固定架固定定位,第二止动件能够将第二滑套与水平臂固定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止动件和第二止动件分别为螺栓,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侧壁上设有与内部连通的螺纹孔,螺栓螺接于该螺纹孔内,螺栓端部能够紧抵固定架和水平臂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滑套上的安装装置为内孔能够弹性收缩的套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华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华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72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