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镀板线外浸泡清洁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5081.1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7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齐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柏承科技(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48 | 分类号: | C25D5/48;H05K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板 清洁槽 浸泡 池空间 曝气管 槽体 隔挡 电子产品制造 本实用新型 槽体内部 平行排布 全面清洁 药液循环 不良率 均匀性 药水 混匀 无盖 垂直 相通 清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镀板线外浸泡清洁槽,包括上方无盖的槽体,所述槽体中立设有平行排布的若干隔挡体,所述隔挡体将所述槽体内部隔成相通的多个池空间,每个池空间的底部设有曝气管。电镀板通过垂直放在清洁槽内进行浸泡清洁,利用曝气管进行药液循环和混匀,提高了药水全面清洁的均匀性,使水纹不良率降低到0.02%以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防止电镀板因清洗出现水纹的电镀板线外浸泡清洁槽。
背景技术
国内PCB产业日趋强烈,竟争压力更是越来越大,所以公司在产品外观上面有很高的要求,不允许任何瑕疵品流入到市场。
电镀板的生产流程一般包括:发料-压合-钻孔-电镀-喷淋清洗-水洗-酸洗-镀铜-检验。在以往的电镀板生产中,大部分产品会出现板面水纹及手指印,从而使后制程在生产中会引发报废及外观不良。研究发现主要问题出在线内的喷淋清洗步骤,因为喷淋清洗过程中药水清洗均匀性不佳,所以无法有效将产品表面进行完全清洁,使此类不良概率高达5~10%。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电镀板因清洗出现水纹的电镀板线外浸泡清洁槽。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镀板线外浸泡清洁槽,包括上方无盖的槽体,所述槽体中立设有平行排布的若干隔挡体,所述隔挡体将所述槽体内部隔成相通的多个池空间,每个池空间的底部设有曝气管。
具体的,所述隔挡体为框形的管道,所述曝气管设于底层的管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槽体内还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不穿过所述隔挡体的加热管。
进一步的,相邻隔挡体之间的间隔为260mm。
具体的,所述槽体的底面的材质为不锈钢。
具体的,所述槽体的侧壁的材质为聚丙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电镀板通过垂直放在清洁槽内进行浸泡清洁,利用曝气管进行药液循环和混匀,提高了药水全面清洁的均匀性,使水纹不良率降低到0.02%以下。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电镀板线外浸泡清洁槽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中数字表示:
1-槽体;
2-隔挡体;
3-曝气管;
4-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镀板线外浸泡清洁槽,包括上方无盖的槽体1,槽体1中立设有平行排布的若干隔挡体2,隔挡体2将槽体1内部隔成相通的多个池空间,每个池空间的底部设有曝气管3。电镀板是直立地靠在隔挡体2或槽体1侧壁上进行浸泡清洁的,隔挡体2使电镀板一块块隔开,防止发生叠板,每个电镀板的下方就有一个曝气管3。清洁时,药水将电镀板浸没,曝气管3进行曝气使药水在槽体1内混匀并冲洗板面,因为隔挡体2并未将池空间完全隔断,所以药水能够自动循环,这样就能达到清洁的效果。
如图2所示,隔挡体2为框形的管道,曝气管3设于底层的管道上。采用管道结构的阻挡体2与电镀板的接触面更小,不容易在接触缝隙处积液而产生水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柏承科技(昆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柏承科技(昆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50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黑色锡钴合金镀层的不锈钢表面镀层结构
- 下一篇:型材氧化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