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射线检查气囊自动充放气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3468.3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8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管朝鹏;王俊涛;罗玉文;秦华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6/20 | 分类号: | G05D16/20;G01N23/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李东斌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放气 进气电磁阀 排气电磁阀 控制系统 射线检查 橡胶气囊 气囊 比例调压阀 流量调节阀 进气口 无损检测技术 本实用新型 压力变送器 工作效率 恒定控制 控制方式 连接管路 气囊压力 变送器 有压力 真空泵 气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下射线检查气囊自动充放气控制系统及方法。一种水下射线检查气囊自动充放气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流量调节阀、比例调压阀、进气电磁阀、压力变送器以及排气电磁阀,其中,流量调节阀依次通过比例调压阀、进气电磁阀与橡胶气囊相连接,并在进气电磁阀与橡胶气囊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安装有压力变送器;所述的橡胶气囊的进气口同时还与排气电磁阀的输入端相连接,经过排气电磁阀后的气路与真空泵相连接。该系统及方法采用全自动的充放气控制方式,可实现气囊压力的恒定控制,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和充放气可靠性,并大幅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射线检查气囊自动充放气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核电站反应堆系统在运行寿期内需定期对一回路管道焊缝进行无损检验,以验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对管道焊缝采用的无损检测方法为射线成像,反应堆运行期间进行无损检验时,管道处于充水状态,因此对管道焊缝进行射线检测需在水下进行。进行水下射线检查时,通常采用橡胶气囊将焊缝位置水排开,以尽量减少水层对射线成像效果的影响。
目前,水下射线检查系统的气囊充放气为人工控制。充气过程为,将气囊送至指定位置后,人工操作阀门直接对气囊通压缩空气,通过摄像头系统观察气囊充气状态,当目视气囊充满时关闭压缩空气完成充气过程。此过程由于仅依靠目视判断,难以对气囊的充气量通过量化指标衡量。这种依靠经验的充气方式经常出现气囊过充,过充的直接影响就是气囊寿命急剧下降,甚至于直接出现将气囊充爆裂的情况。充气完成,在进行射线检查过程中需要对气囊进行保压,此过程需要人工一直观察气囊状况,根据目视判断调节气囊进行微量充放气。检查完成后,在进行气囊位置移动前需要将气囊抽真空,真空度不够气囊表面会与管道内壁粘滞导致气囊移动困难,过真空又会导致气囊连接部位过渡弯折而出现漏气和使用寿命降低等问题。
当前纯人工的控制方式,无法定量的对充放气过程进行控制,且效率低、经济效益差。而且核电厂在役检查过程中,整个检查环境为高放射性,纯人工的控制方式不可避免的增加了操作人员在放射性环境中的工作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射线检查气囊自动充放气控制系统,解决现有水下射线检查气囊充放气控制可靠性差、效率低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下射线检查气囊自动充放气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流量调节阀、比例调压阀、进气电磁阀、压力变送器以及排气电磁阀,其中,流量调节阀依次通过比例调压阀、进气电磁阀与橡胶气囊相连接,并在进气电磁阀与橡胶气囊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安装有压力变送器;所述的橡胶气囊的进气口同时还与排气电磁阀的输入端相连接,经过排气电磁阀后的气路与真空泵相连接。
所述的流量调节阀与干燥处理过的压缩空气相连接,可通过所述的流量调节阀调节整个气路的流量大小。
所述的比例调压阀可根据设定值在零至输入压力范围内调节输出气路压力,并在输出气路压力高于设定值时,所述的比例调压阀可自动卸放高压力至设定值。
所述的排气电磁阀与真空泵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真空计,所述的真空计可实时监测气路真空状态。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下射线检查气囊自动充放气控制系统,采用全自动的充放气控制方式,可实现气囊压力的恒定控制,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和充放气可靠性,并大幅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下射线检查气囊自动充放气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流量调节阀;2、比例调压阀;3、进气电磁阀;4、压力变送器;5、橡胶气囊;6、排气电磁阀;7、真空计;8、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水下射线检查气囊自动充放气控制系统,包括流量调节阀1、比例调压阀2、进气电磁阀3、压力变送器4以及排气电磁阀6,其中,流量调节阀1依次通过比例调压阀2、进气电磁阀3与橡胶气囊5相连接,并在进气电磁阀3与橡胶气囊5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安装有压力变送器4,流量调节阀1接入经过滤干燥处理的压缩空气,并通过流量调节阀1可调节气路流量大小;比例调压阀2可根据设定值在零至输入压力范围内调节输出气路压力,并在输出气路压力高于设定值时,比例调压阀可自动卸放过高压力至设定值;压力变送器4可实时监测橡胶气囊5的压力并输出至控制PLC;在橡胶气囊5的进气口处并联一路排气管路,橡胶气囊5的进气口与排气电磁阀6的输入端相连接,经过排气电磁阀6后的气路与真空泵8相连接,并在真空泵8和排气电磁阀6 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真空计7,其中,真空计7可实时监测气路真空状态,并将信号传输至控制PLC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34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压力釜的高精度压力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