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暂压式隐蔽管道穿墙过孔的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3111.5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1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强;阚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丰台区西局南街甲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装置 背压式 止水套 穿墙 压式 本实用新型 无间隙密封 螺栓 紧密连接 工作管 托举盘 隐蔽 卡环 锥形密封圈 防水问题 固定螺栓 紧固密封 紧固压盘 外壳密封 外力破坏 中心穿过 保温套 容纳槽 沉降 变径 胶圈 胶套 压盘 防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暂压式隐蔽管道穿墙过孔的连接装置,包括管道、外壳、无间隙密封卡环、装置工作管、背压式止水套、容纳槽、外壳密封螺栓、外壳压举盘、压盘固定螺栓、现场紧固压盘、保温套及紧固密封胶圈。本实用新型的暂压式隐蔽管道穿墙过孔的连接装置的管道从背压式止水套的中心穿过,背压式止水套的一端与外壳通过螺栓与外壳托举盘紧密连接,胶套的另一端与工作管的尾部通过无间隙密封卡环紧密连接,所述锥形密封圈是将管道与装置在无外力破坏的情况下做到完整连接,解决了管道过孔处的位移防水,并且解决了管道在有沉降的工况下位移防水问题,同时能够通过改变托举盘的宽度以实现变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穿墙过孔的连接装置,具体为一种暂压式隐蔽管道穿墙过孔的连接装置,属于管道连接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管道过孔处的密封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管道和管道过孔套管之间用油麻和水泥进行捣实密封,借助水泥的化学特性和油麻的生物特性保证管道的密封性,另有一种方法是在管道的井内安装一种连接装置,通过机器的结构作用进行防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管道的密封方法越来越完善。
不能解决管道的过孔处发生位移以及管道在有沉降的工况下发生位移时的防水问题,且不能根据管道的大小不同进行变径使用,且在施工中不能保证管道的完整性,不能保证管道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暂压式隐蔽管道穿墙过孔的连接装置解决了管道过孔处的位移防水,并且解决了管道在有沉降的工况下位移防水问题,同时能够通过改变托举盘的宽度以实现变径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暂压式隐蔽管道穿墙过孔的连接装置,包括管道,所述管道的顶端包裹有保温套,所述保温套的侧面固定有装置工作管,且所述装置工作管与所述保温套之间固定有紧固密封胶圈;所述装置工作管的一端贯穿有压盘固定螺栓,所述压盘固定螺栓贯穿于现场紧固压盘,且所述装置工作管卡合于所述现场紧固压盘;所述装置工作管的顶端固定有背压式止水套,所述装置工作管的顶端固定有无间隙密封卡环,且所述背压式止水套固定于所述无间隙密封卡环与所述装置工作管之间;所述装置工作管的顶端设有外壳,所述装置工作管与所述外壳之间围成容纳槽,且所述背压式止水套设于所述容纳槽的内部;所述外壳的一端贯穿有外壳密封螺栓,所述外壳密封螺栓贯穿于外壳压举盘,所述外壳的一端卡合于所述外壳压举盘,且所述背压式止水套的一端卡合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外壳压举盘之间。
优选的,为了保证管道正常公差下任意连接,所述紧固密封胶圈的截面为三角形结构,所述紧固密封胶圈的一端卡合于所述装置工作管与现场紧固压盘之间,且所述管道贯穿于所述紧固密封胶圈的中心。
优选的,为了保证管道与外壳之间的密封性,所述背压式止水套为圆形胶套,且所述管道从背压式止水套的中心穿过。
优选的,为了使所述装置工作管与所述外壳之间更好地固定,所述装置工作管为“U”形结构,所述装置工作管的一端的长度小于其另一端的长度,且所述装置工作管滑动连接于所述保温套。
优选的,为了便于所述管道穿过所述外壳,更好地所述外壳为圆柱形外壳,所述外壳的截面为倒“S”形结构,且所述管道从所述外壳的中心穿过。
优选的,为了更好地固定背压式止水套及适应不同公差的管道,更好地固定所述所述外壳压举盘为“L”形结构,所述外壳压举盘固定于所述外壳与所述装置工作管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暂压式隐蔽管道穿墙过孔的连接装置的管道从背压式止水套的中心穿过,背压式止水套的一端与外壳通过螺栓与外壳托举盘紧密连接,胶套的另一端与工作管的尾部通过无间隙密封卡环紧密连接,所述锥形密封圈是将管道与装置在无外力破坏的情况下做到完整连接,解决了管道过孔处的位移防水,并且解决了管道在有沉降的工况下位移防水问题,同时能够通过改变托举盘的宽度以实现变径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31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地下井室过孔涌水的密封装置
- 下一篇:地下穿墙管用防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