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碰撞防护气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0738.5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98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周维飞;张勇;张蒙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能系统 防护罩 气囊 安全气囊模块 电子控制单元 气体发生器 新能源汽车 安全气囊 安装支架 变形部件 碰撞防护 气囊装置 驱动电路 侧面碰撞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侧面碰撞 缓冲区域 控制电路 输入端 体积小 整体式 气袋 吸能 充气 存储 两边 侵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碰撞防护气囊装置,包括驱动电路,气体发生器与气袋组成的整体式安全气囊模块,气囊防护罩和安装支架,其中,气囊防护罩通过安装支架分别安装在储能系统两边,安全气囊模块设置在气囊防护罩内侧,气体发生器通过驱动电路与一个存储有控制电路的电子控制单元连接,电子控制单元输入端与侧面碰撞传感器相连。当发生车辆的侧面碰撞时,储能系统安全气囊在极短的时间内充气,在储能系统和车辆的变形部件之间形成一个吸能缓冲区域,能有效的防止变形部件对储能系统的侵入,同时,安全气囊具有体积小,稳定性好,可靠性高,质量轻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碰撞防护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储能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在发生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如发生车辆之间的碰撞后,极易发生其储能系统与其它构件之间的挤压,穿刺等,从而导致被撞车辆的储能系统发生短路,漏液,更为严重地将引发储能系统起火,爆炸等,这对乘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据统计,在车辆发生的碰撞安全事故中,发生正面碰撞的事故占大多数,其次为侧面碰撞事故。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由车辆前部拥有足够的碰撞变形吸能区域,储能系统发生挤压变形的概率较低。因此,相较于正面碰撞事故,当新能源汽车发生车辆之间的侧面碰撞时,由于储能系统的两端靠近车辆的门槛,侧面碰撞冲击导致门槛发生较大的变形,留给储能系统的缓冲吸能区域较小。另外,冲击车辆的前部吸能区域如保险杠侵入到被撞车辆底部的可能性较大,对被撞车辆的储能系统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对新能源汽车的储能系统的碰撞安全性引起足够的重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的防护主要依赖汽车整车结构的耐撞性,这可能会导致研发人员过度关注储能系统周围部件耐撞性设计,造成碰撞区域部件刚度过大,导致整车的刚度匹配不合理、碰撞车辆加速度过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碰撞防护气囊装置,能有效的防止变形部件对储能系统的侵入,同时,安全气囊具有体积小,稳定性好,可靠性高,质量轻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包括驱动电路,气体发生器与气袋组成的整体式安全气囊模块,气囊防护罩和安装支架,其中,气囊防护罩通过安装支架分别安装在储能系统两边,安全气囊模块设置在气囊防护罩内侧,气体发生器通过驱动电路与一个存储有控制电路的电子控制单元(ECU)连接,电子控制单元(ECU)输入端与侧面碰撞传感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工作方式如下:侧面碰撞传感器感应加速度碰撞信号,随后将碰撞信号传递给电子控制单元(ECU)。ECU通过比较其内部加速度信号门槛值与侧面碰撞传感器信号的加速度值,然后经过ECU分析计算确定是否引爆,如果确定起爆,将点火信号发送到储能系统安全气囊模块,模块内气体发生器进行充气,在极短时间内气袋将会被充满,为储能系统提供保护。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在侧面碰撞工况下,汽车的吸能部件少,许可吸能变形距离短,而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的侧面碰撞保护主要依靠汽车的门槛,B柱等结构的变形吸收碰撞冲击能量。本实用新型创新性在于将安全气囊应用到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的碰撞安全防护中。当发生车辆的侧面碰撞时,储能系统安全气囊在极短的时间内充气,在储能系统和车辆的变形部件之间形成一个吸能缓冲区域,能有效的防止变形部件对储能系统的侵入,如:挤压,穿刺等。同时,安全气囊具有体积小,稳定性好,可靠性高,质量轻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07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副车架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防撞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