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盖合应变结构的打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8706.1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6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林锦毅;郑财权;黄耀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32 | 分类号: | B41J2/32;B41J2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玉芳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头 盖子 打印组件 切换件 打印机 触发 支杆 应变结构 感应件 盖合 壳体 本实用新型 打印位置 打印状态 分离状态 壳体上盖 设备部件 设备寿命 记录纸 可开合 误操作 抵压 胶辊 开盖 修护 打印 体内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盖合应变结构的打印机,包括壳体、打印组件和盖子,所述盖子可开合的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打印组件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打印组件包括打印头,用以抵压在所述记录纸上留下打印痕迹,所述打印机还包括感应件、支杆和切换件,所述打印头设在所述支杆上,所述切换件与所述支杆连接;所述盖子上设有触发部,所述盖子在所述壳体上盖合到位时,所述触发部驱动所述切换件运动,使所述打印头处于打印位置,且触发所述感应件工作。使得打印头包括分离状态与打印状态,在开盖时,将打印头与胶辊分离,给设备部件修护时间,避免误操作,有利于设备寿命的延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盖合应变结构的打印机。
背景技术
打印机分为热敏打印机、热转印打印机、喷墨打印机等,其中热敏打印机,以其小型化、轻量化、结构简单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收银机、便携终端等标签、收据、票卷的打印中。
打印单元在压辊与热头处于压力接触状态进行打印工作,伴随这打印机罩的关闭操作,热头被施加外力运动至打印位置。可是,常存在驱动热头的切换机构复杂,也缺少判定切换到位的判断机构,导致热头与胶辊的配合出现问题,影响打印单元的工作。
另外,记录纸的切断结构,切断结构通过可动到相对于固定刀滑动移动,将记录纸夹入可动刀与固定刀之间进行切断。然而,驱动可动刀运动的机构往往比较复杂,占用打印机的较大空间,也存在手动操作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盖合应变结构的打印机,旨在改善打印头切换机构复杂以及易出现不到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盖合应变结构的打印机,包括壳体、打印组件和盖子,所述盖子可开合的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打印组件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打印组件包括打印头,用以抵压在所述记录纸上留下打印痕迹,所述打印机还包括感应件、支杆和切换件,所述打印头设在所述支杆上,所述切换件与所述支杆连接;所述盖子上设有触发部,所述盖子在所述壳体上盖合到位时,所述触发部驱动所述切换件运动,使所述打印头处于打印位置,且触发所述感应件工作。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杆的中部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打印头设在所述支杆的一端,所述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切换件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触发部为设在所述盖子上的凸块。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感应件与所述切换件分别位于所述触发部的两侧,所述感应件与所述切换件之间留有插入空间,用以所述触发部的插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切换件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切换件包括连接部和用以与所述触发部接触的接触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支杆连接,所述连接件为弹性件。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盖子上设有卡槽或卡勾,所述壳体上设有卡槽或卡勾,所述盖子与所述壳体扣合。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以收容记录纸的容纳腔,所述盖子上对应所述容纳腔位置设有可视窗口。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推刀机构,所述推刀机构包括操作件和切刀组件,所述操作件伸出所述打印机的壳体,所述切刀组件在裁切位置与初始位置之间运动,所述操作件驱动所述切刀组件向裁切位置运动;所述切刀组件包括限制件、刀座和切刀,所述操作件与所述刀座连接,所述限制件设在所述刀座上,所述切刀固定在所述刀座上,所述限制件阻止所述记录纸运动,所述切刀继续运动并裁切所述记录纸。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切刀组件与所述打印机的壳体之间设有复位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87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