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理透光实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887900.8 | 申请日: | 201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6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静 | 
| 主分类号: | G09B23/22 | 分类号: | G09B23/22 | 
| 代理公司: | 深圳龙图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1 | 代理人: | 廉莹 |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放置板 第一空腔 激光灯 本实用新型 开口 第二空腔 固定机构 实验装置 转动连接 透光 刻度盘 转动杆 侧壁 内壁 驱动机构 学习兴趣 折射定律 折射原理 玻璃块 前侧壁 轮轴 转钮 讲解 贯穿 学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理透光实验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箱体远离开口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箱体的侧壁并与第一转钮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上设有激光灯,所述放置板内设有两个第一空腔,且两个第一空腔分别设置在激光灯的两侧,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与激光灯连接的固定机构,所述放置板内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与固定机构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箱体远离开口的内壁上连接有刻度盘,所述刻度盘的轮轴上转动连接有玻璃块。本实用新型可以辅助讲解光的折射原理,准确形象的将光的折射定律表达出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理教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理透光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由于光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例如在水中,部分光线会反射回去,部分光线会进入水中。在物理教学中,借助教具可以更准确形象的将光的折射与反射原理传授给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出的一种简单有效的物理透光实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理透光实验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箱体远离开口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箱体的侧壁并与第一转钮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上设有激光灯,所述放置板内设有两个第一空腔,第一空腔上侧设有条形开口,且两个第一空腔分别设置在激光灯的两侧,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与激光灯连接的固定机构,所述放置板内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与固定机构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箱体远离开口的内壁上连接有刻度盘,所述刻度盘的轮轴上转动连接有玻璃块,所述箱体的内壁上安装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上端连接有玻璃盖,所述箱体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镜子。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空腔内的L型夹板,第一空腔内设有齿条板,所述L型夹板的下端贯穿第一空腔上侧的条形开口并与第一空腔内的齿条板连接,且两个第一空腔内的齿条板上的齿条反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L型夹板与激光灯接触的端面呈弧形,且L型夹板的端面上设有防滑护垫。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空腔内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轮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一端与第二空腔的顶壁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轴的另一端贯穿第二空腔的底壁并延伸至放置板的下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转钮,所述第一齿轮的左右两侧均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轮轴上均固定连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下端与第二空腔的底壁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轴的上端贯穿第二空腔的顶壁并延伸至第一空腔内与第一空腔的顶壁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轴上设有与齿条板啮合连接的第三齿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钮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固定的锁紧螺栓,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与锁紧螺栓匹配连接的螺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箱体的内壁上安装有放置板,通过在放置板内设置驱动机构和固定机构,可以对激光灯进行固定,方便了对激光灯的更换,并通过在放置板的侧壁上连接转动杆,通过第一转钮可以调节转动杆,进而可以改变激光灯照射的角度;通过在箱体内设置集水槽,能够清楚地演示光的折射与反射,形成鲜明的对比,提高了物理教学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辅助讲解光的折射原理,准确形象的将光的折射定律表达出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物理透光实验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物理透光实验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静,未经李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79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RLC串联谐振电路演示装置
- 下一篇:凸透镜聚能实验演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