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暗管排水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7693.6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3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侯毛毛;卢昕宇;李继宇;林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张耀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暗管 收集管道 喷淋管 试验土体 本实用新型 灌水系统 排水试验 暗管 凸台 一体化传感器 试验数据 喷嘴 出水端 出水口 井字格 隆起 敞口 排出 土体 土壤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暗管排水试验装置,其包括箱体、试验土体、灌水系统、排水暗管和收集管道,所述箱体的顶部为敞口,试验土体置于箱体内,实验土体的顶部间隔隆起多个凸台,各凸台内分别设有土壤盐分水分一体化传感器;所述灌水系统包括多个相互连接形成井字格状的横向喷淋管和纵向喷淋管,横向喷淋管和纵向喷淋管的底部分别间隔设有多个朝下喷水的喷嘴;所述排水暗管由箱体一侧插入试验土体内部,所述收集管道设于排水暗管的出水端下方,从排水暗管排出的水进入收集管道内,所述收集管道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方便,能够为排水暗管的优化布置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暗管排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暗管排水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暗管排水遵循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原理,是目前普遍认为降盐排涝的有效方法。然而,暗管埋设的深度和间距必须根据土壤性质进行调节,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方便的暗管排水试验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暗管排水试验装置,包括箱体、试验土体、灌水系统、排水暗管和收集管道,所述箱体的顶部为敞口,试验土体置于箱体内,实验土体的顶部间隔隆起多个凸台,各凸台内分别设有土壤盐分水分一体化传感器;所述灌水系统包括多个相互连接形成井字格状的横向喷淋管和纵向喷淋管,横向喷淋管和纵向喷淋管的底部分别间隔设有多个朝下喷水的喷嘴;所述排水暗管由箱体一侧插入试验土体内部,所述收集管道设于排水暗管的出水端下方,从排水暗管排出的水进入收集管道内,所述收集管道的底部设有出水口。
所述出水口上设有阀门。
所述凸台的宽度为60cm,凸台的高度为6cm,相邻两个凸台的间隔宽度为25cm。
所述收集管道的下部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
所述排水暗管为波纹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当试验开始时,通过降水系统往试验土体上方灌水,排水通过排水暗管进入收集管道中,通过测定排水和试验土体的盐分浓度,分析暗管排水的降盐效果,以调节排水暗管的布置方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方便,能够为排水暗管的优化布置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灌水系统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或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暗管排水试验装置,包括箱体1、试验土体2、灌水系统3、排水暗管4和收集管道5,所述箱体1的顶部为敞口,试验土体2置于箱体1内,实验土体的顶部间隔隆起多个凸台,各凸台内分别设有土壤盐分水分一体化传感器6;所述灌水系统3包括多个相互连接形成井字格状的横向喷淋管31和纵向喷淋管32,横向喷淋管31和纵向喷淋管32的底部分别间隔设有多个朝下喷水的喷嘴;所述排水暗管4由箱体1一侧插入试验土体2内部,排水暗管4的挂壁上具有微孔,所述收集管道5设于排水暗管4的出水端下方,从排水暗管4排出的水进入收集管道5内,所述收集管道5的底部设有出水口。
所述出水口上设有阀门。通过阀门对出水口进行出水控制,有利于试验排水的收集。
所述凸台的宽度为60cm,凸台的高度为6cm,相邻两个凸台的间隔宽度为25cm。
所述收集管道5的下部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这样方便排水的收集。
所述排水暗管4为波纹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试验开始时,通过降水系统往试验土体2上方灌水,排水通过排水暗管4进入收集管道5中,通过测定排水中的盐分浓度和试验土体2试验前和试验后的盐分浓度,分析暗管排水的降盐效果,以调节排水暗管4的布置方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方便,能够为排水暗管4的布置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76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微生物熏蒸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拟受潮汐作用的海底隧道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