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支撑杆用精密焊接钢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887213.6 | 申请日: | 2017-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3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 发明(设计)人: | 周飞耀;郁正龙;郭威;高念超;张声朋;余庆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迪欧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F15/622 | 分类号: | E05F15/622;B60J5/1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郑云 |
| 地址: | 2130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管 精密焊接 智能支撑 内管 双管 丝杆 钢管 本实用新型 准确度 导向凸条 管体内壁 径向扭转 伸缩支撑 碳纤维层 导向槽 插接 管体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支撑杆用精密焊接钢管,采用内管和外管的双管设计,并在双管之间设计碳纤维层,在保证管体机械强度的同时,有效减轻管体重量,另在管体内壁设计导向凸条,可与丝杆外管的导向槽配合插接导向,避免丝杆外管与内管在伸缩支撑过程中发生径向扭转,方便定位,提高导向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撑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支撑杆用精密焊接钢管。
背景技术
汽车尾门电动撑杆为电动伺服控制,目前市面上通过单片控制模块,实现开关、遥控、防夹、光控感应以及平稳运行等功能控制,撑杆内部一条平衡弹簧主要起到平衡门重,电机控制丝杆旋转把旋转的力转换成纵向伸缩,以此来实现尾门开合。为了保证电动撑杆的机械强度,一般采用精密钢管作为支撑杆套管。支撑杆套管可采用冷拔或热轧处理制成,普通支撑杆套管一般为圆柱形结构,且内壁光滑无特殊处理。在作为汽车尾门电动支撑支撑杆部件使用时,由于尾门的支撑开启需要良好导向,普通支撑杆由内套管与外套管的管型进行导向,在采用智能支撑杆时,则需要设计一种导向良好,定位精准的支撑杆用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向良好、定位精准,可有效为支撑杆进行导向的智能支撑杆用精密焊接钢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支撑杆用精密焊接钢管,用于作为外套于智能支撑杆丝杆外管的套管,所述丝杆外管表面具有导向槽,包括冷拔制成的内管与外管,所述外管外套焊接固定在内管外壁,并与内管之间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碳纤维层,所述的内管内壁在冷拔中沿内管轴向凸起具有导向凸条,所述导向凸条沿内管轴向两端分别与内管管壁之间具有坡型连接面,即所述导向凸条沿内管轴向截面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两腰为坡型连接面;所述的外管的丝杆外管插入端外壁具有对应导向凸条设置的示意凸条,所述的外管外壁表面具有酸洗钝化层。
导向凸条可与丝杆外管的导向槽配合插接导向,避免丝杆外管与内管在伸缩支撑过程中发生径向扭转。外管外壁的示意凸条,可方便确定内管的导向凸条位置,方便通过坡型连接面导向插接丝杆外管。
进一步的,碳纤维层可优选为碳纤维管,所述碳纤维管管壁厚度与外管内壁与内管外壁半径差相等。碳纤维管与内管和外管同心。在生产中,对应内管、外管尺寸设计的碳纤维管,在冷拔制成的内管与外管之间,插入碳纤维管。碳纤维管为内管与外管之间空腔提供有效支撑,且碳纤维管相对于钢管比重较小,在保证管体机械强度的同时,可相应减轻智能支撑杆的整体重量。
进一步的,导向凸条的形状和数量可根据丝杆外表面的导向槽形状和数量决定。优选的,可对应梯形设计的导向槽设计导向凸条,即导向凸条沿内管径向截面为等腰梯形,且梯形上下底面为与内管管壁同心的弧形。
更进一步的,内管与导向凸条为一体结构,所述外管与示意凸条为一体结构。一体结构的内管和导向凸条、外管和示意凸条,既方便加工,又避免在丝杆外管沿导向凸条运动时,导向凸条与内管发生相对位移,影响支撑的精度。
进一步的,酸洗钝化层厚度为1nm至3nm。酸洗钝化层可为外管提供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外管受外界环境侵蚀发生锈蚀腐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支撑杆用精密焊接钢管,采用内管和外管的双管设计,并在双管之间设计碳纤维层,在保证管体机械强度的同时,有效减轻管体重量,另在管体内壁设计导向凸条,可与丝杆外管的导向槽配合插接导向,避免丝杆外管与内管在伸缩支撑过程中发生径向扭转,方便定位,提高导向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迪欧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迪欧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72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轿车用电动尾门撑杆结构
- 下一篇:一种楼宇门窗自动化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