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流沉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6531.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0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宇文双峰;杨龙;段文庆;毕远立;乔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濮阳市科锐机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E21B43/08 |
代理公司: | 濮阳华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6 | 代理人: | 王传明 |
地址: | 457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液接头 旋流沉沙器 下接头 筛管 本实用新型 沙管 外管 工具技术领域 上接头内壁 上接头外壁 油田抽油井 空隙形成 一端连接 中空结构 主体连通 低投入 进液孔 可重复 上接头 流液 伸入 回报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抽油井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流沉沙器。一种旋流沉沙器,包括上接头、造旋主体和下接头,所述的上接头外壁通过外管连接造旋主体,造旋主体内为中空结构,造旋主体另一端连接有进液接头,造旋主体伸入进液接头内并与进液接头之间留有空隙形成有流液通道,进液接头连接滤沙管,滤沙管连接下接头,所述的上接头内壁连接有筛管,筛管与外管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筛管与造旋主体连通,所述的造旋主体上设置进液孔,所述的下接头上设置有沉沙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低投入、高回报、可重复使用,绝对不塞不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抽油井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流沉沙器。
背景技术
目前,抽油井机械防砂主要采取的措施是采用挡砂和排砂两种,挡砂已造成滤砂管堵塞;排砂由于砂粒对泵的磨损较大相应的对抽油泵的磨损较大,相应的检泵周期也短。为解决上述问题并服务现场生产,有待设计开发井下沉砂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旋流沉沙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流沉沙器,包括上接头、造旋主体和下接头,所述的上接头外壁通过外管连接造旋主体,造旋主体内为中空结构,造旋主体另一端连接有进液接头,造旋主体伸入进液接头内并与进液接头之间留有空隙形成有流液通道,进液接头连接滤沙管,滤沙管连接下接头,所述的上接头内壁连接有筛管,筛管与外管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筛管与造旋主体连通,所述的造旋主体上设置进液孔,所述的下接头上设置有沉沙孔。
具体的,所述的造旋主体呈阶梯形,与外管连接的一端内壁呈锥面设置,内径小的一端朝向中部。
具体的,所述的进液孔的中心轴线与水平线呈75度角,与横截面呈20度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除砂率高,节省安装空间,对个别微小固体的漏捕率低,工作状态稳定;工艺布置灵活方便,易于配套组合,适应工程不同时期分段建设的需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低投入、高回报、可重复使用,绝对不塞不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造旋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进液孔的A向结构示意图。
1上接头、2上外管、3筛管、4造旋主体、5进液接头、6滤沙管、7下接头、8进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旋流沉沙器,包括上接头1、造旋主体4和下接头7,所述的上接头1外壁通过外管2连接造旋主体4,造旋主体4呈阶梯形,与外管2连接的一端内壁呈锥面设置,内径小的一端朝向中部。造旋主体4内为中空结构,造旋主体4另一端连接有进液接头5,造旋主体4伸入进液接头5内并与进液接头5之间留有空隙形成有流液通道,进液接头5连接滤沙管6,滤沙管6连接下接头7,所述的上接头1内壁连接有筛管3,筛管3与外管2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筛管3与造旋主体4连通,所述的造旋主体4上设置进液孔8,所述的下接头7上设置有沉沙孔。所述的进液孔8的中心轴线与水平线呈75度角,与横截面呈20度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濮阳市科锐机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濮阳市科锐机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65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页岩气开采的电动水力压裂装置
- 下一篇:煤层气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