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自动水样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5665.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8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赫龙;李伟奇;林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百川检测有限公司;深圳市碧园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41 | 代理人: | 晏凯洁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筒 水样采集装置 微型水泵 出水孔 导水管 水样 环境影响 采样点 进水孔 采集 本实用新型 采集装置 水样采集 携带 传统的 体积小 原位性 重量轻 采样 采水 配重 省力 省时 水瓶 筒壁 匀布 水管 水体 野外 | ||
一种便携式自动水样采集装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传统的采水器体积大携带不方便、采集的水样准确性差,受采样点环境影响或者危险采样点难以进行采样的缺点,提供一种便携式自动水样采集装置,所述的采集装置包括采水筒、导水管和微型水泵,采水筒四周的筒壁上匀布设有一组进水孔,采水筒下方设有圆锥形的配重,采水筒上方设有出水孔,导水管一端与采水筒的出水孔连接,导水管另一端与微型水泵的进水孔连接,微型水泵的出水孔通过水管与采水瓶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构造简单、成本低廉、方便携带、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受环境影响小、采集的水样更能体现水体水样原位性等优点,适合野外水样采集时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水样采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自动水样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政策的重视,水环境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水环境修复和水体治理技术也成为了环保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沿。而在水环境研究和治理中,水体水样的采集旨在了解水体水质现状,是水质检测和研究水环境问题的前提。现有的水样采集方式大多是通过绳索悬吊采水器在水体一定水深处,然后将采水器提上岸得到水样。传统的采水器主要为规格较大的有机玻璃采水器或者不锈钢式的采水器,采水器本身较重,再加上绳子等重量,对于工作量较大的水样采集十分费力,且体积大携带不方便。将采水器放入到水体然后下沉,当下沉到相应位置后再拉上来,然后才将水样接入到采样瓶,该过程不仅繁琐费力,而且费时,对于较大采样量更是如此。传统的采水器一般通过水压来控制上下挡板的打开与闭合,进而得到水样。但上下挡板在采水器拉升和移动过程中无法实现其密封性,会出现渗水现象,对于水样要求较高的研究和水质检测,这种方式采集的水样准确性就会受到影响。在浅水中,采水器由于体积和重量较大,很容易扰动采样点水体,造成采集的水样特性失真。传统的采水器的采水形式主要是站在采水点附属设施如平台、桥梁或者船只上垂直采集,而对于没有附属设施,船只不便或者采样点较危险的特殊点位,传统采样方法难以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传统的采水器体积大携带不方便、采集的水样准确性差,受采样点环境影响或者危险采样点难以进行采样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自动水样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自动水样采集装置,所述的采集装置包括采水筒、导水管和微型水泵,采水筒四周的筒壁上匀布设有一组进水孔,采水筒下方设有圆锥形的配重,采水筒上方设有出水孔,导水管一端与采水筒的出水孔连接,导水管另一端与微型水泵的进水孔连接,微型水泵的出水孔通过水管与采水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水管的管体上设有刻度线。
进一步的,还包括撑杆,所述的撑杆为可伸缩结构,撑杆一端设有半封闭的圆环,导水管设置在圆环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只需要根据深度放入采水筒,打开微型水泵,采集的水样便可直接从水位处经过导水管进入到采样瓶,中间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和渗水现象,测定的相关理化因子更能接近实际值。由于有撑杆的支撑,可将采水器水平向外延伸,克服了只能在人旁边采样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构造简单、成本低廉、方便携带、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受环境影响小、采集的水样更能体现水体水样原位性等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撑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视图。
图4为图3中B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1为采水筒、1-1为进水孔、1-2为配重、1-3为出水孔、2为导水管、2-1为刻度线、3为微型水泵、4为采水瓶、5为撑杆、5-1为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百川检测有限公司;深圳市碧园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百川检测有限公司;深圳市碧园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56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检测无人机系统
- 下一篇:一种空气中痕量有机污染物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