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声识别条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884192.2 | 申请日: | 2017-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4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 发明(设计)人: | 林七贞;张红;王彬;李海;吴振磊;舒升元;刘伟;艾军;涂韶华;查文富;段文杰;何超;李昊;王献忠;甘进;林永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长江航道救助打捞局 |
| 主分类号: | G01S15/89 | 分类号: | G01S15/89;G01B17/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42208 | 代理人: | 吴晓颖 |
| 地址: | 43001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背板 下层 上层面板 中间板 本实用新型 倒U形凹槽 通孔 密封性空腔 搭接部位 紧密连接 十字交叉 水下铺排 水下探测 吸声性能 质量检测 软体排 上表面 均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呐水下探测识别领域,提供一种声识别条,包括上层面板、中间板和下层背板,所述上层面板上表面均布有十字交叉的沟槽;所述中间板上开有通孔,该通孔经过中间板与上层面板和下层背板紧密连接后形成密封性空腔;所述下层背板底部设有倒U形凹槽,下层背板通过倒U形凹槽连接在软体排搭接部位。本实用新型声识别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吸声性能好,能有效满足水下铺排质量检测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呐水下探测识别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声识别条。
背景技术
长江中下游的河段,其河床及河岸均为易被冲刷的细沙,覆盖层较厚,这样就导致河床演变迅速,航道极其不稳定,使得长江中下游的船舶在该航道航行时受阻。为了解决此问题,国家开展了航道整治工程。为了保证航道的稳定性,采用了大量的“固滩稳槽”措施,其中护滩护底工程占相当的比重。由于软体排具有反滤、隔离、防冲及整体性好、适应河床变形能力强等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堤坝、导流等建筑后的防冲以及固滩、护岸等工程中,以防止水流直接冲刷河床和水流渗透作用而造成河床的局部变形破坏。在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中广泛使用的就是软体排,目前国内水下铺排工艺,由于受到铺排船、排体结构和水流的影响,在水深和流速较大时容易发生软体排搭接质量不好以及铺排偏离预定位置等现象,这样会导致铺排质量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影响航道整治效果,同时也会为后续的施工增加难度,带来较大的施工风险和较高的施工成本,只有在铺排质量合格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后续的工作,所以对于铺排质量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铺排质量检测方式一般为潜水员下水潜摸,在潜水员的潜摸检测中,潜水员在水下工作,受到水流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其检测结果的不确定性,而且检测的结果一般基于潜水员的个人经验判断,很容易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不仅如此,潜水员检测工作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对于潜水员本身来说也会有一定的危险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下电视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种状况,水下电视可以记录水下的动态,提供直接的水下影像资料,较为真实的反映出水下工程的原貌,但是水下电视的使用仍存在一些问题:水下电视仍然需要潜水员携带潜入水底进行检测;如果没有尽早进行水下拍摄,会由于泥沙的影响,使得得到的水下影像资料并不十分清楚;排体搭接的部位是检测的重点,因此对于此处的拍摄,有时还需要进行冲沙作业。
在水中进行观察和测量,效果最好的是声波。这是由于其他探测手段的作用距离都很短,光在水中的穿透能力很有限,即使在最清澈的水中,人们也只能看到十几米到几十米内的物体;电磁波在水中也衰减太快,而且波长越短,损失越大,即使用大功率的低频电磁波,也只能传播几十米。然而,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衰减就小得多,在水中进行测量和观察,至今还没有发现比声波更有效的手段。
声纳成像是先用声源发出声波,声波发射遇到水中的物体后反射回来,不同的物体反射声信号的强度和频谱信息是不一样的,不同距离的物体从发出声波到接收到反射声波的时间差也是不一样的,声呐的接收设备在接到这些包含丰富内容的信息后经过数据处理,可以得到物体的某些信息,比如物体距声呐的距离、方位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声识别条,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吸声性能好,能有效满足水下铺排质量检测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声识别条,包括上层面板、中间板和下层背板,所述上层面板上表面均布有十字交叉的沟槽;所述中间板上开有通孔,该通孔经过中间板与上层面板和下层背板紧密连接后形成密封性空腔;所述下层背板底部设有倒U形凹槽,下层背板通过倒U形凹槽连接在软体排搭接部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间板上的通孔为圆柱型,通孔均匀分布于中间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声识别条采用吸声性能良好的聚氨酯材料或橡胶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长江航道救助打捞局,未经武汉长江航道救助打捞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41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驾驶用声波测距仪
- 下一篇:一种超声波泊车防撞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