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A柱的曲面显示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2024.X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6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戴佳民;周福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邓义华;陈卫 |
地址: | 5166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面显示 汽车A柱 模组 发光部件 背板 曲面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 视觉盲区 外部环境 显示面板 行驶安全 行驶过程 侧入式 中控台 侧壁 排布 遮挡 盲区 平行 挡住 视线 融入 观看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A柱的曲面显示模组,其包括背板和套设于所述背板内的曲面显示面板,所述背板的一侧边上设有发光部件;所述发光部件平行于所述曲面显示面板的侧壁排布。以使该曲面显示模组出光更加均匀;该曲面显示模组可应用于侧入式背发光部件,其可嵌设在汽车A柱上,将被汽车A柱挡住的视线通过曲面显示模组显示出来,能够消除由于A柱的遮挡导致的盲区,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也无需低头观看中控台的显示面板,可直接将外部环境融入到汽车A柱上,避免视觉盲区,从而有效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汽车A柱的曲面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大多都配置有倒车影像,倒车影像,又称泊车辅助系统,或称倒车可视系统、车载监控系统等,其可以在汽车进行倒车时监控车辆后方的情况,并将相关影像及时地传送至汽车的内后视镜或者中控屏上,以减少驾驶人员的盲区,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但是,现有的这种倒车影像只能消除驾驶人员部分的盲区,对于驾驶员眼睛的其他盲区则无法消除,这样在汽车转弯、倒车时,由于A柱或B柱的遮挡导致的盲区则无法被消除,车辆行驶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A柱的曲面显示模组,以使该曲面显示模组出光更加均匀;该曲面显示模组可应用于侧入式背发光部件,其可嵌设在汽车A柱上,将被汽车A柱挡住的视线通过曲面显示模组显示出来,能够消除由于A柱的遮挡导致的盲区,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也无需低头观看中控台的显示面板,可直接将外部环境融入到汽车A柱上,避免视觉盲区,从而有效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A柱的曲面显示模组,其包括背板和套设于所述背板内的曲面显示面板,所述背板的一侧边上设有发光部件;所述发光部件平行于所述曲面显示面板的侧壁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包括一平面和设于所述平面一侧的第一弧面、设于所述平面另一侧的第二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平面、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与所述汽车A柱的形状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的一侧边上还设有FPC,所述发光部件设于所述FPC上,所述背板底部的形状与所述曲面显示面板的形状相对应,所述FPC的形状与所述曲面显示面板的侧壁形状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FPC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电路层,所述基材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金属散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FPC还包括至少一个贯穿所述基材层、所述电路层以及所述金属散热层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电路层、所述金属散热层接触的导热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与外部导热结构连接的导热体,所述导热体与所述导热层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散热层的结构为网状结构、条状结构、波浪状结构或蜂窝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曲面显示模组还包括依次设于所述背板上的反射片和导光板,所述反射片的形状和所述导光板的形状与所述曲面显示面板的形状相对应,所述发光部件依次设于所述导光板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曲面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使该曲面显示模组出光更加均匀;该曲面显示模组可应用于侧入式背发光部件,其可嵌设在汽车A柱上,将被汽车A柱挡住的视线通过曲面显示模组显示出来,能够消除由于A柱的遮挡导致的盲区,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也无需低头观看中控台的显示面板,可直接将外部环境融入到汽车A柱上,避免视觉盲区,从而有效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20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