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百叶窗夹层的顶盖通风窗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1837.7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7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锋;胡科青;叶春雷;曹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尚宏汽车天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7/00 | 分类号: | B60J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陈伟勇 |
地址: | 201411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盖通风窗 有机玻璃层 遮光部件 电控百叶窗 遮光机构 内置百叶窗 电动机构 碳纤维网 遮光叶片 片状体 夹层 下层 上层 本实用新型 特氟龙涂层 一体化安装 控制系统 汽车配件 上下设置 外表面包 一空腔 总成本 空腔 涂覆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内置百叶窗夹层的顶盖通风窗总成,包括一顶盖通风窗,顶盖通风窗包括上下设置的位于上方的上层有机玻璃层、位于下方的下层有机玻璃层;上层有机玻璃层和下层有机玻璃层之间设置有一空腔;还包括一电控百叶窗遮光机构,电控百叶窗遮光机构包括一活动的遮光部件、驱动遮光部件运动的电动机构,以及电动机构的控制系统;遮光部件设置在空腔内,遮光部件包括遮光叶片,遮光叶片包括一pvc制成的片状体,片状体的外表面包覆有一碳纤维网,碳纤维网的外表面涂覆有一特氟龙涂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控百叶窗遮光机构和顶盖通风窗的结合,便于实现两者的一体化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顶盖通风窗。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顶盖通风窗往往通过遮阳挡板来实现向车内透光情况的调整。顶盖通风窗与遮阳挡板两者独立设置,需要单独安装,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内置百叶窗夹层的顶盖通风窗总成,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内置百叶窗夹层的顶盖通风窗总成,包括一顶盖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通风窗包括上下设置的位于上方的上层有机玻璃层、位于下方的下层有机玻璃层;
所述上层有机玻璃层和所述下层有机玻璃层之间设置有一空腔;
还包括一电控百叶窗遮光机构,电控百叶窗遮光机构包括一活动的遮光部件、驱动遮光部件运动的电动机构,以及电动机构的控制系统;
所述遮光部件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遮光部件包括遮光叶片,所述遮光叶片包括一pvc制成的片状体,所述片状体的外表面包覆有一碳纤维网,所述碳纤维网的外表面涂覆有一特氟龙涂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控百叶窗遮光机构和顶盖通风窗的结合,便于实现两者的一体化安装。
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遮光叶片的材质,保证遮光叶片轻质化设计的同时,通过特氟龙涂层与碳纤维网的结合,提高遮光叶片的遮光性能。
所述片状体上开设有至少三个相互导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mm~2mm;
所述特氟龙涂层部分穿过碳纤维网的网孔伸入所述通孔内。
进而提高特氟龙涂层、碳纤维层、片状体三者的复合效果。
遮光部件包括至少十五个遮光叶片构成的叶片组,以及驱动叶片组中的各个遮光叶片同时改变角度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位于下方的支架,以及位于上方的拉杆;
各个所述叶片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方,并分别通过转轴连接在所述支架上,实现可转动连接;
所述拉杆设置在各个所述叶片设置上方,并分别通过转轴分别连接在所述叶片上方,实现可转动连接;
进而,通过所述拉杆的拉动,实现对所述叶片组中的各个叶片的角度控制,实现遮光或透光效果;
电动机构还包括一摆动机构,摆动机构的摆动端连接所述拉杆。
进而通过摆动杆的转动实现拉杆的运动,进而实现电控百叶窗遮光机构在遮光与非遮光两种模式的切换,实现电控百叶窗遮光机构的开闭。
所述支架与所述上层有机玻璃层通过至少三个支撑杆相连。
通过支撑杆进而给予遮光叶片在上层有机玻璃层与下层有机玻璃层之间活动的空间。
内置百叶窗夹层的顶盖通风窗总成,还包括一光敏开关系统,所述光敏开关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尚宏汽车天窗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尚宏汽车天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18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纤维增强无遮挡天窗玻璃
- 下一篇:具有风压自动开启角度的汽车顶盖通风窗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