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武术鞭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0359.8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4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黄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学院 |
主分类号: | F41B15/00 | 分类号: | F41B15/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3115 | 代理人: | 张建茹 |
地址: | 056006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武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武术器械技术领域,涉及到多功能武术鞭。
背景技术
练习武术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因此深受国人的喜爱。武术器械多种多样,武术鞭和武术棍都是其中的一种,但是现有的武术鞭和武术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如果想要练习这两种器械的话,需要同时携带两种器械出门,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多功能武术鞭,既可以作为鞭子使用,又可以作为武术棍使用,结构简单,方便携带,而且安全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多功能武术鞭,包括把手、与把手铰接的鞭杆,关键是:所述的把手和鞭杆上都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过线孔,把手后端固定有带内螺纹的连接座,连接座是开口朝向后方的凵字形结构,连接座内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与连接座同轴设置且与连接座的底板螺纹连接,连接杆与过线孔形成滑动配合,鞭杆前端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与连接座螺纹连接使把手与鞭杆固连形成为棍体结构,把手和鞭杆借助固定在连接杆与连接块之间的连接线铰接,连接杆和连接块上都开设有与过线孔连通的通孔,增设牵引线,牵引线的首端与设置在把手前端的第一限位块固定连接,牵引线的尾端穿过过线孔和通孔后与设置在鞭杆后端的第二限位块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直径都大于过线孔的直径。
所述的武术鞭还包括设置在把手与鞭杆之间的至少一个延长杆,延长杆上也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过线孔,延长杆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块、后端固定有连接座,连接座内也设置有连接杆,把手与延长杆之间、相邻的延长杆之间、延长杆与鞭杆之间都是借助连接块和连接座的配合螺纹连接,把手与延长杆之间、相邻的延长杆之间、延长杆与鞭杆之间都是借助固定在连接杆与连接块之间的连接线铰接。
所述的连接块旋入到连接座内部的长度h为2-3cm,连接座的底板厚度为0.8-1.5cm,连接杆的长度大于连接座的底板厚度。
所述的第二限位块前端设置有与鞭杆上的过线孔形状相匹配的插块,第二限位块借助插块和过线孔的配合与鞭杆插接固定。
所述的过线孔表面设置有润滑层,润滑层的厚度为0.08-0.12cm。
所述的鞭杆外表面设置有红色荧光粉层,红色荧光粉层外围设置有透明树脂层。
所述的延长杆外表面设置有蓝色荧光粉层,蓝色荧光粉层外围设置有透明树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连接座与连接块螺纹连接时,把手与鞭杆固定连接形成为棍体结构,可以作为武术棍使用,当连接座与连接块分离,把手与鞭杆之间靠连接线铰接时,可以作为鞭子使用,集鞭子和武术棍两种功能于一体,结构简单,携带方便,而且牵引线的设置使得武术鞭整体的安全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代表把手,2代表鞭杆,3代表过线孔,4代表连接座,5代表连接杆,6代表连接块,7代表连接线,8代表通孔,9代表牵引线,10代表第一限位块,11代表第二限位块,12代表延长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多功能武术鞭,包括把手1、与把手1铰接的鞭杆2,所述的把手1和鞭杆2上都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过线孔3,把手1后端固定有带内螺纹的连接座4,连接座4是开口朝向后方的凵字形结构,连接座4内设置有连接杆5,连接杆5与连接座4同轴设置且与连接座4的底板螺纹连接,连接杆5与过线孔3形成滑动配合,鞭杆2前端固定有连接块6,连接块6与连接座4螺纹连接使把手1与鞭杆2固连形成为棍体结构,把手1和鞭杆2借助固定在连接杆5与连接块6之间的连接线7铰接,连接杆5和连接块6上都开设有与过线孔3连通的通孔8,增设牵引线9,牵引线9的首端与设置在把手1前端的第一限位块10固定连接,牵引线9的尾端穿过过线孔3和通孔8后与设置在鞭杆2后端的第二限位块11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块10和第二限位块11的直径都大于过线孔3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学院,未经邯郸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03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