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传感器基座及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0284.3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9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傅一帆;邱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353 | 分类号: | G01D5/353;G01D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王奎宇;甘章乖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基座 传感光纤 待测物体 安装槽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 依次连接 焊接槽 连通槽 间接测量 平整性 折断 导电 申请 封装 损伤 测试 | ||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纤传感器基座及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主要由若干个依次连接的金属基座、设置在各金属基座上的安装槽、封装在所述安装槽内的传感光纤构成。其中,金属基座上还开设有焊接槽,以用于固定在待测物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通过焊接槽的作用使得各金属基座能够较为方便的安装在待测物体上,以借助金属基座的导电和保护作用,实现传感光纤对待测物体的间接测量,避免其测试精度受到待测物体表面温湿度的影响。同时由于多个金属基座的安装槽在依次连接的后可形成较长距离的连通槽,因而可通过将传感光纤安装在该连通槽中的方式,保持传感光纤分布的平整性,以防止传感光纤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被折断或损伤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光纤传感器基座及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背景技术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是采用独特的分布式光纤探测技术,对沿光纤传输路径上的空间分布和随时间变化信息进行测量或监控的传感器,以利用光纤作为传感敏感元件和传输信号介质,探测出沿着光纤不同位置的温度和应变的变化,实现真正分布式的测量。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在使用时,采用焊接的方式直接将传感光纤焊接在待测物体的表面,对待测物体进行监测,不仅操作繁琐,并且在监测的过程中,由于很难保证传感光纤的分布并不是很平整的,同时这种连接方式还由于受到待测物体表面温湿度的影响,从而极易影响光纤传感器的测试精度。并且由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中的传感光纤的长度较长,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折断的现象,进而造成测量的中断,不仅影响了测量的时间,极大的增加了测量的成本。
因此,如何简化操作,提升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测量精度,防止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中的传感光纤在使用过程中被折断,是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纤传感器基座,可简化操作,提升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测量精度,防止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中的传感光纤在使用过程中被折断或损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纤传感器基座,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金属基座、设置在各金属基座上的安装槽、封装在所述安装槽内的传感光纤;
其中,所述金属基座上还开设有焊接槽,以用于固定在待测物体上。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包括上述光纤传感器基座、封装在所述安装槽内的传感光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该光纤传感器基座是由多个依次连接的金属基座构成,且各设置在各金属基座上的安装槽,用于封装传感光纤,因此通过焊接槽的作用使得各金属基座能够较为方便的安装在待测物体上,以借助金属基座的导电和保护作用,实现传感光纤对待测物体的间接测量,避免其测试精度受到待测物体表面温湿度的影响。同时由于多个金属基座的安装槽在依次连接后可形成较长距离的连通槽,因而可通过将传感光纤安装在该连通槽中的方式,保持传感光纤分布的平整性,以防止传感光纤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被折断或损伤的现象。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所述金属基座的顶面与底面相互平行;其中,所述安装槽沿所述金属基座的轴向开设在所述金属基座的顶面上;所述底面用于贴合所述待测物体的表面。
作为优选的,所述金属基座的顶面上开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安装槽,且各安装槽与所述传感光纤相适配。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各安装槽等距间隔设置在所述金属基座的顶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基座包括:开设有所述安装槽的固定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的焊接部;其中,所述固定部顶端的表面为所述顶面,所述焊接部底端的下表面为底面;所述焊接部的宽度从连接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到其底端之间的宽度逐渐减小,以使所述金属基座在焊接部的侧边形成用于焊接的焊接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02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继电保护模拟量转换模块
- 下一篇:一种分体式编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