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闪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9831.6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9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行;李川;陈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先锋渝州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尹丽云 |
地址: | 40005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电路 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 自适应电路 控制开关管 摩托车领域 电子开关 额外损耗 同一电源 有效释放 漏电流 三极管 光耦 两级 闪断 熄灭 电路 节能 供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闪光器,包括闪频控制电路、开关电路和负载自适应电路,闪频控制电路与开关电路连接,负载自适应电路与开关电路连接,所述闪频控制电路、开关电路和负载自适电路由同一电源供电,所述开关电路连接至LED负载。本实用新型采用光耦和三极管两级电子开关,控制开关管的漏电流对地进行有效释放,确保闪断时LED负载彻底熄灭,闪亮时也不增加额外损耗,让节能LED负载能够通用于摩托车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闪光器。
背景技术
普通闪光器带灯泡负载没有问题,闪烁中可以发光和彻底关断熄灭,但灯泡负载功率比较大,一般通过负载的电流都为安培级,为了节能,现多用功率比较小的LED负载作摩托车转向灯。这种LED负载正常驱动电流比较小,一般为毫安级,很小电流就能使其微亮,普通闪光器的开关管漏电流就能使其发光,所以用普通闪光器带LED负载不能彻底关断熄灭。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闪光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LED负载不能彻底关断熄火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闪光器,该闪光器包括闪频控制电路、开关电路和负载自适应电路,闪频控制电路与开关电路连接,负载自适应电路与开关电路连接,所述闪频控制电路、开关电路和负载自适电路由同一电源供电,所述开关电路连接至LED负载。
优选地,所述负载自适电路包括光耦、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形成第一电气节点,所述第一电气节点连接第一电源的正极,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光耦的发光端的正极,发光端的负极连接至第二电源正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光耦的受光端的集电极,受光端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一电源的负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二电源的正端。
优选地,所述闪频控制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十四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电容~第四电容、晶振、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二运算放大器;第十二电阻的一端与第十三电阻的一端连接形成第二电气节点,第十三电阻接第二电源的正端,第二电气节点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经第四电容接第二电源的正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分别与第八电阻的一端、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形成第三电气节点,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电气节点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经第十电阻分别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晶振的一端,第三电容的另一接第二电源的正端,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第二电源的正端,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经第十四电阻连接至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的第三电气节点经第九电阻接第二电源的正端,经第八电阻接第一电源正极,所述第三电气节点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经第五电阻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经第二电容接第二电源的正端,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经串联连接的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连接至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所述第四电阻接第一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第一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一电容与第一电源的正极间连接有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接第一电源,负极接第一电容;所述晶振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电源的正极。
优选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MOS管和第三电阻,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MOS管的漏极连接至第一电源的正极,MOS管的源极连经第三电阻接第二电源的正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经第一二极管接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经一电阻连接至第一电源的负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优选地,所述发光端为发光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先锋渝州电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先锋渝州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98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智能感应灯
- 下一篇: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智能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