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清灰式除尘袋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9069.1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6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何振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振贤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247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灰 除尘袋 袋笼 本实用新型 送风机构 自清灰式 喷射孔 支撑 锥筒状结构 除尘技术 气流通过 上端封闭 上小下大 逐渐缩小 逐渐增加 增压 中心处 锥笼状 锥筒状 侧壁 敞口 抖落 附着 气压 射出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清灰式除尘袋,包括袋笼和套设在所述袋笼外侧的除尘袋,所述袋笼包括支撑部和设置在所述支撑部内部的清灰部,所述支撑部呈上大下小的锥笼状结构,所述清灰部为上小下大的锥筒状结构,所述清灰部上端封闭,下端为敞口;所述清灰部的侧壁上周向布设有多个喷射孔;所述清灰部下端内中心处设有送风机构。本实用新型利用锥筒状的清灰部,以及产生气流的送风机构,气流进入清灰部后,由于清灰部横截面自下向上逐渐缩小,气压会逐渐增加,增压后的气流通过喷射孔射出后吹向除尘袋上,使除尘袋产生波动从而使附着在其表面的灰尘抖落,大大提高了清灰效率和清灰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清灰式除尘袋。
背景技术
低压脉冲袋式除尘器主要用于冶金、电力、建材等行业的含尘气体净化,而除尘袋是除尘器的核心部件,直接关系到除尘器的除尘效果。目前普遍使用的除尘袋主要由袋体与袋笼组成,其中袋体通常为一端开口一端不开口的圆筒形布袋 ( 两端等直径 ),根据含尘气体的特性和工况条件,这种除尘袋使用寿命大约在 1.5-2 年。对于该圆筒形除尘布袋,在其表面上,下面的粉尘对上面的产生了支撑作用,因而清灰时粉尘难于靠重力自然脱落,存在清灰不彻底的缺陷。
申请号为201020549287.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袋式除尘设备的除尘袋,通过将袋体设计为锥形或者锥台形袋体,且所述袋体的开口端直径大于封口端直径,能够充分借助重力使附着于袋体上的尘土脱落,从而克服现有技术清灰不彻底的缺陷。但是上述除尘袋的除尘效果不够理想,仅仅通过形状改进使灰尘降落的效果有限,依然会造成除尘袋上灰尘的堆积,尤其是当气流温度较低,带有水分时容易在除尘袋上结块,导致除尘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清灰效果好,且清灰效率高的自清灰式除尘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自清灰式除尘袋,包括袋笼和套设在所述袋笼外侧的除尘袋,所述袋笼包括支撑部和设置在所述支撑部内部的清灰部,所述支撑部呈上大下小的锥笼状结构,所述清灰部为上小下大的锥筒状结构,所述清灰部上端封闭,下端为敞口;所述清灰部的侧壁上周向布设有多个喷射孔;所述清灰部下端内中心处设有送风机构。
优选的,在上述的自清灰式除尘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环向设置的多个竖撑和上下平行设置的多个横撑,其中横撑两端分别连接在竖撑和清灰部上。
优选的,在上述的自清灰式除尘袋中,所述送风机构安装在座板上,该座板通过周向呈放射状排列的多个辐条与清灰部下端相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的自清灰式除尘袋中,所述送风机构为送风风机。
优选的,在上述的自清灰式除尘袋中,所述喷射孔的轴心线与所述袋笼的周侧壁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清灰式除尘袋,利用锥筒状的清灰部,以及产生气流的送风机构,在用于清灰的气流进入至清灰部后,由于清灰部横截面自下向上逐渐缩小,气压会逐渐增加,增压后的气流通过喷射孔射出后吹向支撑部上附着的除尘袋上,使除尘袋产生波动从而使附着在其表面的灰尘抖落,相对于现有技术,灰尘靠自重下落,则大大提高了清灰效率和清灰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设送风机构可以进一步增加清灰部的风压,进一步提高清灰效果,并且送风机构在转动时会对支撑部的底部造成负压,使含有灰尘的外部风更加快速地通过除尘袋,从而降低送风系统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清灰式除尘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局部Ⅰ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振贤,未经何振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90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