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茧蜂释放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8757.6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9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宋东宝;季清娥;陈家骅;郑敏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郭东亮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盒体 上盒体 羽化 本实用新型 释放盒 释放孔 下盒体 侧壁 盒盖 纱网 可拆连接 释放 上端口 叠置 可拆 实蝇 网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茧蜂释放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由一上盒体、至少一个中盒体以及一下盒体叠置组成,所述盒盖可拆设置在上盒体的上端口,所述上盒体与中盒体之间、中盒体与下盒体之间分别为可拆连接,上盒体、中盒体以及下盒体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以利羽化的茧蜂飞出的释放孔,所述释放孔内设置有纱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在上、中、下三个盒体的侧壁设置网孔较小的纱网,释放时仅允许羽化的茧蜂飞出,限制羽化的实蝇通过,达到仅释放益虫茧蜂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茧蜂释放盒。
背景技术:
目前茧蜂释放以直接放到田间为主,茧蜂蛹直接放置在田间,任茧蜂蛹自由羽化飞出,采用这种方式会有以下弊端:(1)茧蜂蛹中混有少量未被寄生的实蝇蛹,在羽化过程中,实蝇会随茧蜂一起飞出,但由于实蝇是植食性昆虫,会危害田间寄主植物,故无法起到单独释放益虫茧蜂的目的;(2)露天释放不仅受天气影响严重,而且容易被其他昆虫或鸟类取食,从而降低放蜂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茧蜂释放盒,结构简单,仅允许羽化的茧蜂飞出,限制羽化的实蝇释放,达到仅释放益虫茧蜂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茧蜂释放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由一上盒体、至少一个中盒体以及一下盒体叠置组成,所述盒盖可拆设置在上盒体的上端口,所述上盒体与中盒体之间、中盒体与下盒体之间分别为可拆连接,上盒体、中盒体以及下盒体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以利羽化的茧蜂飞出的释放孔,所述释放孔内设置有纱网。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由一上盒体、一中盒体以及一下盒体叠置组成,所述上盒体的上端口内边沿设置有环状的第一连接凹部,所述第一连接凹部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盒盖的底面设置有一环状的第一连接凸部,所述第一连接凸部的外侧壁设置有与第一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所述上盒体的底面设置有一环状的第二连接凸部,所述第二连接凸部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中盒体的上端口内边沿设置有一环状的第二连接凹部,所述第二连接凹部侧壁设置有与第二外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所述中盒体的底面设置有一环状的第三连接凸部,所述第三连接凸部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三外螺纹,所述下盒体的上端口内边沿设置有一环状的第三连接凹部,所述第三连接凹部的侧壁设置有与第三外螺纹相配合的第三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上盒体、中盒体以及下盒体均呈圆饼状或扁圆柱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纱网材质为不锈钢,纱网的网孔为8-10目。
进一步的,所述盒盖的顶面中部固联有一挂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在上、中、下三个盒体的侧壁设置网孔较小的纱网,释放时仅允许羽化的茧蜂飞出,限制羽化的实蝇通过,达到仅释放益虫茧蜂的目的;同时上、中、下三个盒体通过螺纹连接,不仅连接牢固,而且便于快速拆卸并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盒体;2-盒盖;201-第一连接凸部;3-上盒体;301-第一连接凹部;302-第二连接凸部;4-中盒体;401-第二连接凹部;402-第三连接凸部;5-下盒体;501-第三连接凹部;6-释放孔;7-纱网;8-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87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养殖用可增氧水体循环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枣飞象饲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