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SLM设备成形室的进气道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8185.1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0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全;杨东辉;杜晓婷;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33Y3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磊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道 气道 出口气道 设备成形 圆弧管道 中间气道 直管 本实用新型 直管道 进口 通用性强 一端封闭 封闭面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SLM设备成形室的进气道,包括进口气道,进口气道连接有中间气道,中间气道连接有出口气道;进口气道设置为截面为圆形的直管道;出口气道设置为截面为矩形的直管道;中间气道包括与出口气道连接的截面为矩形的圆弧管道,圆弧管道连接有一截面为矩形的过渡直管,过渡直管远离圆弧管道的一端封闭形成矩形的封闭面,进口气道连接在过渡直管的封闭面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SLM设备成形室的进气道,其通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增材制造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SLM设备成形室的进气道。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技术是基于三维CAD模型数据,通过增加材料逐层制造的方式,以计算机三维设计模型为蓝本,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形系统,利用高能束将材料进行逐层堆积,最终叠加成形,制造出实体产品。
增材制造的工艺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分为基于送粉方式的制造方法和基于铺粉方式的制造方法。基于铺粉方式的制造方法,其加工过程为:先在计算机上设计出零件的三维模型,然后通过切分软件对该三维模型进行切片分层,得到各截面的轮廓数据,将这些数据导入增材制造设备,铺粉装置按照预定粉末层厚度在成形缸表明铺设一层粉末,设备按照轮廓数据控制高能束选择性地熔化各层粉末材料,逐步对叠成三维零件。
在铺粉过程中,高能束融化粉末材料往往伴有黑烟产生及大颗粒飞溅现象,这些烟尘和大颗粒金属粉末落在已烧结区域或者未烧结区域都会直接影响零件的成形质量。此外,大颗粒落入烧结区域,容易和熔池粘连,可能导致铺粉装置进行后续铺粉操作时出现卡刀现象。因此,现有增材制造设备在成形室内都设计有循环净化系统,在金属粉末烧结过程中,循环净化系统产生的压差带动气流在成形室和净化系统之间循环流动,流动的气体将产生的烟尘和大颗粒粉末吹离成形区,进而提高了零件的成形质量,也降低了卡刀的可能性。
循环净化系统的压差由高压风机产生。一般情况下,从高压风机出来的高速气流通过不锈钢圆管或波纹管进入成形室进气道得以整形,然后从成形室出风口流出。为了保证成形区域零件成形条件的一致性,要求从进气道出风口出来的气流速度场沿垂直气流流动方向近似均匀。然而,现有SLM设备的进气道设计大多是针对设备专项研制,没有关于进气道三维造型设计通用型方法的研究性文献或专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SLM设备成形室的进气道,其通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SLM设备成形室的进气道,包括进口气道,进口气道连接有中间气道,中间气道连接有出口气道;
进口气道设置为截面为圆形的直管道;
出口气道设置为截面为矩形的直管道;
中间气道包括与出口气道连接的截面为矩形的圆弧管道,圆弧管道连接有一截面为矩形的过渡直管,过渡直管远离圆弧管道的一端封闭形成矩形的封闭面,进口气道连接在过渡直管的封闭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
进口气道的内径D与其所连接管道内径尺寸一致,D的单位为mm。
出口气道截面矩形的长边为L=S1+40mm,其截面矩形的短边为 N=Z/V·L,N的单位为mm,出口气道的长度Q≥N,其中,S1表示成形缸和成形室内循环气流流动方向相互垂直的边的尺寸,S1的单位为mm,S2表示成形缸和成形室内循环气流流动方向相互平行的边的尺寸,S2的单位为mm, Z为出口气道的设计流量,V为出口气道设计风速V。
过渡直管的长度P≥D,过渡直管截面矩形的短边尺寸M≥D,过渡直管截面矩形的长边尺寸为L=S1+40。
出口气道的中心轴与过渡直管的中心轴相互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81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3D打印制件的清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刮刀双向铺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