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废水的MBR膜生物一体化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7106.5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2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吴利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国环宏博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郑州龙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6 | 代理人: | 陈亚秋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毒池 医疗废水 一体化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 管路调节阀 水质检测仪 多级氧化 控制系统 污泥池 预沉池 废水 水质测试仪 测试水质 出水管路 底部连接 工艺操作 节能环保 循环处理 出水管 电连接 清水池 污泥泵 水质 排放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废水的MBR膜生物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依次相连接的预沉池、多级氧化池、MBR膜池以及消毒池,消毒池的出水管路连接有清水池,所述MBR膜池底部连接有污泥池,污泥池与MBR膜池之间设有污泥泵;所述消毒池的出水管路上设有水质检测仪以及管路调节阀,所述水质检测仪和管路调节阀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操作简单,医疗废水依次经过预沉池、多级氧化池、MBR膜池以及消毒池处理之后,通过水质测试仪测试水质处理情况,然后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废水的循环处理,有效的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果,保证排放水质的安全性,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废水的MBR膜生物一体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医疗事业正在蓬勃发展,而医疗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医疗废水也随之而产生, 医疗废水是日常排放量较大,潜在致病危害最大的污水之一,医疗废水成分复杂,浓度和盐分高,且其中含有各类有机污染物和无机重金属污染物等,如果治理不当,将不符合标准的医疗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质的严重下降,进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防治医疗废水污染是废水防治的首要目标。而现有工艺中对于医疗废水的处理还有待于提高,较难实现废水处理后的直接排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操作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而且节能环保的医疗废水的MBR膜生物一体化处理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疗废水的MBR膜生物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依次相连接的预沉池、多级氧化池、MBR膜池以及消毒池,消毒池的出水管路连接有清水池,所述MBR膜池底部连接有污泥池,污泥池与MBR膜池之间设有污泥泵;所述消毒池的出水管路上设有水质检测仪以及管路调节阀,所述水质检测仪和管路调节阀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多级氧化池内设有填料反应器,填料反应器中设有含有多种不同功能的微生物的填料。
所述多级氧化池包括第一氧化池、第二氧化池和第三氧化池,三个氧化池串联连接。
所述MBR膜内设有膜组件,所述膜组件为聚乙烯中空纤维膜或者陶瓷膜。
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废水经过预沉池首先将医疗废水中的颗粒沉淀物等废弃物进行初步沉淀,避免后期大颗粒物进入后续设备造成一定程度的堵塞,然后将初步沉淀后的废水经过多级氧化池氧化调节以及通过微生物新陈代谢降解污染物后,再通入MBR膜池内进行膜生物处理,处理后的污泥经污泥泵抽入污泥池,得到的清水则通入消毒池进行水质消毒,消毒后的清水经水质检测仪检测合格后通入清水池即可满足排放标准,如果检测不合格,则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管路调节阀,使水再次返回多级氧化池进行循环处理,保证所排放的清水满足标准。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操作简单,通过水质检测仪测试水质处理情况,然后经控制系统控制废水的循环处理,有效的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果,保证排放水质的安全性,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处理设备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更好地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医疗废水的MBR膜生物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依次相连接的预沉池、多级氧化池、厌氧池、MBR膜池以及消毒池,消毒池的出水管路连接有清水池,所述MBR膜池底部连接有污泥池,污泥池与MBR膜池之间设有污泥泵;所述消毒池的出水管路上设有水质检测仪以及管路调节阀,所述水质检测仪和管路调节阀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国环宏博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国环宏博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71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