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打火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6070.9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5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姚峰军;张彦杰;王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一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王凤华;刘浩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科学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敏电阻 电源输入端 防打火电路 本实用新型 电源输出端 电源输出 性能影响 防打火 并联 导通 电路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打火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连接在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的热敏电阻,以及MOS管控制电路,该MOS管控制电路与热敏电阻并联,用于控制热敏电阻的导通。利用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防打火的性能,而且对原电路的性能影响小,可以适应于更多大电流的应用场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打火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电子产品也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必备品,在工业应用中,高功率大电流工业设备也是随处可见,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设计不当上电会出现不同程度打火放电现象,长期使用会对电源接口造成不同程度损伤,影响使用寿命。对一些关键设备,打火还会造成干扰,使设备产生误动作,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因此,消除大功率大电流设备上电打火问题,也成为设备解决上的关键问题。
现有技术方案一:采取在主供电回路中串接NTC热敏电阻的方式;
如图1所示,在主电源供电端串接NTC热敏电阻,当开关S1闭合时NTC在冷状态即零功率情况下,电阻为10Ω,限制了开机瞬间的浪涌电流,消除了开启瞬间的打火现象,当电路正常供电后,NTC会随电流的增大本身的发热,电阻值会降低,减小对电路的影响。
虽然增加热敏电阻可以有效消除上电打火现象,但同时热敏电阻随其本身温度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电阻值,因而会造成电压电流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对于无检测功能的设备来说可以忽略,但是对于有检测外部模拟量的设备来说,会使得测量不准或效果变差。
现有技术方案二:采取延时供电即软启动方式消除上电打火;
如图2所示,在主电源供电端接入延时控制电子开关管电路,上电时通过延时一时间后,再打开MOS管,避开电源接头插接的过程,即等电源接口插接完后再使MOS管导通,这样也可以消除设备上电打火现象。
采用设备上电延时的办法,虽然避开了电源接口插接造成抖动而出现打火现象,但是这种方案采用了电子开关比如MOS管的开关作用,对小负载供电设备来说是可适用的,但是对于瞬间接近短路的大电流回路来说,会出现在驱动负载时电子开关瞬时关断的现象,造成设备不可预知的重启现象,即使对于普通的设备来说,这也是不能接受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打火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VIN、电源输出端VOUT、连接在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的热敏电阻NTC,以及MOS管控制电路,该MOS管控制电路与热敏电阻并联,用于控制热敏电阻的导通。
MOS管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2、MOS管Q1、电容C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其中,
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与热敏电阻NTC并联,MOS管Q1的栅极连接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输入端VIN,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
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外部电源,另一端连接电容C1与三极管Q2的基极,R3和C1形成充电电路;
电容C1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的,MOS管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R4,与电容C1并联形成放电回路。
优选的,MOS管Q1为大功率MOS管,三极管Q2为小功率三极管,电容C1为电解电容,外部电源为正5伏。
优选的,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连接端的电压能够控制MOS管的栅极与源极上的栅源电压差使得MOS完全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一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一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60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漏电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三相变频器电路及变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