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投影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875610.1 | 申请日: | 2017-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1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赵凤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B21/20 | 分类号: | G03B21/20;G03B2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彭琼 | 
| 地址: | 230088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投影仪 容纳腔 第二侧壁 本实用新型 第一侧壁 芯片 投影部 侧壁 减小 发热量 单独设置 亮度需求 散热风扇 相对设置 镜头 内表面 密闭 围合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仪,包括:投影部,包括密闭的容纳腔和围合形成容纳腔的侧壁,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多个光源,设置于容纳腔,并分布于第一侧壁的内表面;芯片,固定于容纳腔,并与多个光源对应设置,以使多个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到达芯片;镜头,固定于第二侧壁,并由第二侧壁伸出,镜头与芯片、多个光源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利用多个光源为投影仪提供亮度,多个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满足投影仪的亮度需求,且多个光源的发热量较低,无需单独设置散热风扇,能够有效减小投影部的体积,从而减小投影仪的体积,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影仪。
背景技术
所谓投影仪又称投影机,是一种可以将图像或视频投射到幕布上的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口同计算机、VCD、DVD、BD、游戏机、DV等相连接播放相应的视频信号。投影仪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学校和娱乐场所,根据工作方式不同,有CRT,LCD,DLP等不同类型。
现有技术中的投影仪一般选用卤素灯为光源,卤素灯虽然亮度高,能够充分满足亮度需求,但是卤素灯发热量较大,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投影仪一般会设置专门的辅助散热风扇,来降低投影仪的温度,导致投影仪的体积和重量较大,给用户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投影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仪,旨在满足亮度需求的同时减小投影仪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投影仪,包括:投影部,包括密闭的容纳腔和围合形成容纳腔的侧壁,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多个光源,设置于容纳腔,并分布于第一侧壁的内表面;芯片,固定于容纳腔,并与多个光源对应设置,以使多个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到达芯片;镜头,固定于第二侧壁,并由第二侧壁伸出,镜头与芯片、多个光源对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芯片的透光度等于预设透光度,以使多个光源的光线能够穿过芯片,并到达镜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多个光源在与芯片对应的部分第一侧壁上均匀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第一侧壁上与芯片对应的部分呈正方形,多个光源点阵分布于预设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多个光源中的两两光源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以使多个光源发出的光线布满整个芯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多个光源中的两两光源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预设距离,以使多个光源发出的光线互不干涉,其中第二预设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长度可调的支撑杆,支撑杆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沿其轴向可转动地连接于投影部;支撑座,第二端绕支撑座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撑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支撑座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连接部,连接部的横截面呈倒V形,连接部的顶端设置有安装孔,连接部内还设置有朝安装孔延伸的弧形部,第二方向垂直于支撑杆的延伸方向;第二端还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连接杆,连接杆沿自身轴向可转动地设置于连接部内部,支撑杆由安装孔伸出,第二端的端部和设置有弧形孔,套设于弧形部,以使支撑杆可转动地设置于弧形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支撑座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夹持部和连接轴;连接部设置于第一夹持部的外表面,第二夹持部设置于第一夹持部远离连接部的一侧;第一夹持部包括相对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一转动端,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连接端和第二转动端,第一连接端通过连接轴连接于第二连接端,且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相对连接轴可转动设置,以改变第一转动端和第二转动端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第一转动端和第二转动端均设置有滚轮,滚轮与连接轴并列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56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