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揉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4857.1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3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良;武映梅;程金生;刘彬;许翠文;李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韶关市曲江区仙塘红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100 广东省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揉捻盘 茶叶揉捻机 金属圆盘 布袋层 揉捻筒 软胶层 揉捻 凸肋 褶皱 同一方向排列 本实用新型 方向相反 内部中空 产出率 悬挂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揉捻盘,揉捻盘包括一个金属圆盘,金属圆盘上覆盖有一层软胶层,软胶层上设有一圈同一方向排列的凸肋,揉捻盘的上方悬挂着一个揉捻筒,揉捻筒内部中空,底部则包裹有一层布袋层,布袋层与揉捻盘对应一侧具有与凸肋方向相反的褶皱,从而促进两者之间的揉捻。具有使用效果好、揉捻效率高、成品产出率高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茶叶揉捻机。
背景技术
在茶叶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揉捻,而现有的揉捻机由于揉捻的力度较大,同时揉捻的接触面较硬,在揉捻过程中很容易将茶叶碾碎导致成品率不高,影响产品品质和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叶揉捻机,它利用揉捻筒在揉捻盘上端旋转从而对放在揉捻盘上的茶叶进行揉捻,由于揉捻盘表面覆盖有一层软胶层,揉捻筒与茶叶接触的底面为布料层从而避免揉捻时造成茶叶损伤,同时由于揉捻筒内部中空,揉捻筒内能够放置其他如茉莉花等带有香味的辅料对茶叶一起揉捻使茶叶带有芳香,具有使用效果好、揉捻效率高、成品产出率高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揉捻盘,揉捻盘包括一个金属圆盘,金属圆盘上覆盖有一层软胶层,软胶层上设有一圈同一方向排列的凸肋,揉捻盘的上方悬挂着一个揉捻筒,揉捻筒内部中空,底部则包裹有一层布袋层,布袋层与揉捻盘对应一侧具有与凸肋方向相反的褶皱,从而促进两者之间的揉捻。所述褶皱采用缝制或是粘接而成。
该揉捻筒由一根贯穿在揉捻筒内的固定栓固定,该固定栓的顶部则固定在一根转臂上,该转臂的另一端则装套在一根与电机相联进行自转的传动杆上,从而由传动杆带动揉捻筒进行旋转。
所述揉捻筒的外侧套接有一个圆环形的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一体化相连有三根摆臂,三个摆臂分别与三根支撑杆活动相连从而使揉捻筒实现离心摆动。
所述转臂上设置有螺纹孔,固定栓上设有螺纹从而与螺纹孔螺纹相连并能够实现固定栓的高度调节。
所述揉捻盘通过底部的支撑架支撑,支撑架由支撑盘及位于支撑盘周围的三根支撑杆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利用揉捻筒在揉捻盘上端旋转从而对放在揉捻盘上的茶叶进行揉捻,由于揉捻盘表面覆盖有一层软胶层,揉捻筒与茶叶接触的底面为布料层从而避免揉捻时造成茶叶损伤,同时由于揉捻筒内部中空,揉捻筒内能够放置其他如茉莉花等带有香味的辅料对茶叶一起揉捻使茶叶带有芳香,具有使用效果好、揉捻效率高、成品产出率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中:1-揉捻盘,2-软胶层,3-凸肋,4-揉捻筒,5-布袋层,6-褶皱,7-固定栓,8-转臂,9-传动杆,10-限位装置,11-摆臂,12-支撑杆,13-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揉捻盘,揉捻盘包括一个金属圆盘,金属圆盘上覆盖有一层软胶层,软胶层上设有一圈同一方向排列的凸肋,揉捻盘的上方悬挂着一个揉捻筒,揉捻筒内部中空,底部则包裹有一层布袋层,布袋层与揉捻盘对应一侧具有与凸肋方向相反的褶皱,从而促进两者之间的揉捻。
所述褶皱采用缝制或是粘接而成。
该揉捻筒由一根贯穿在揉捻筒内的固定栓固定,该固定栓的顶部则固定在一根转臂上,该转臂的另一端则装套在一根与电机相联进行自转的传动杆上,从而由传动杆带动揉捻筒进行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韶关市曲江区仙塘红茶业有限公司,未经韶关市曲江区仙塘红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48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